探讨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压疮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

/ 3

探讨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压疮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

王彬彬王丽萍王迎梅

王彬彬王丽萍王迎梅

大庆龙南医院163458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重症患者应用压疮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2015年间收治的138例重症卧床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38例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的重症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新发压疮事件,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3%。结论:在对于重症患者护理时,应用压疮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干预;重症患者;应用

Objectivetoanalyzeanddiscusstheeffectofpressureulcerpreventionandnursinginterventioninseverepatients.Methods138casesofseverebedridden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2014to2015weregivenpreventivebedsorenursing,andthenursingeffectwasobserved.ResultsNonewpressureulceroccurredin138criticalpatientswhoreceivedpreventivepressureulcercareduringhospitalization.Thesatisfactionrateofpatientswas97.83%.ConclusionPreventivenursinginterventionforseverepatientscaneffectivelypreventandreducetheoccurrenceofpressureulcer,improvepatients'satisfactionandpromotepatients'earlyrecovery.

[keyword]pressureulcerprevention;nursingintervention;criticallyillpatients;application

压疮是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使其局部皮肤组织由于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其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造成局部的缺血、缺氧或营养不良,使得局部软组织发生溃烂或坏死[1]。压疮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也明显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是目前医学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对该院所收治的重症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重症卧床患者138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60例,年龄为38~82岁间,平均年龄为(48.28±3.91)岁。患者卧床原因:脑血管疾病患者32例,骨折患者3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8例,截瘫患者1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1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9例,其他疾病患者15例。院外带入压疮27例,其中I期12例,II期8例,III期7例。压疮分布于骶尾部14例,髂嵴部11例,单侧足跟部2例。

1.2压疮评估

所有患者接诊住院或转入院后,由专职护理人员按照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内容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性评估,以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因素和相应预防措施。同时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并询问患者的对于压疮知识的了解情况。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Braden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是该院参考《护理学基础》第3版中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2]所制定,其包括对患者精神状态、营养情况、运动情况、活动情况、排泄控制情况、循环、体温以及应用药物8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项目包括4个子项目,分值岁风险因素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评估表总分为32分,总分值越低,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性越大。总分低于16分的患者为压疮高危患者[3]。在患者入院24h内由压疮护理小组进行会诊,并将其作为重点质控对象进行护理干预,直至患者出院。

1.3压疮预防

护理人员应定时鼓励和协助患者变更体位,每隔1~2h帮助患者变更一次体位,以便对局部受压部位进行减压。在帮助患者翻身时,应由两名护理人员协作进行,动作要轻稳,避免推、拖和拉扯患者,防治损伤患者皮肤。在与传统的90°翻身法相对比,采用将患者向一侧倾斜30°后才有枕头支撑身体的体位,更加能够使患者避开对突起部位的压迫[4]。

患者日常平卧时,枕头不宜过高。指导患者保持屈髋屈膝的睡姿,并在其后背、膝下放置软枕,并在骶尾部防治棉垫,以缓解压迫。偏瘫患者平卧时,要在其患侧的身下放置软枕,使其患侧高于健康侧,并在其足跟、内外踝骨处放置软垫,避免局部受压。同时要保持患者床单的清洁与干燥,为患者更换棉质衣服,并使用棉质松软的尿垫,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避免沾染排泄物和受潮。在使用便器时,要抬高患者的腰骶部,动作要轻柔,并在便器的边缘垫布垫,防止损伤皮肤。每次大小便后,要及时对其局部进行冲洗和擦干,并涂抹痱子粉等帮助吸潮和减少摩擦。

定时为患者进行擦澡,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促进其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抵抗能力,清洁皮肤时要选取中性清洁剂,水温不宜过高。每日对患者进行擦澡时,可对其皮肤进行按摩,一旦发现受压部位皮肤发红,并超过30min不褪色时,要帮助患者更换卧具和变更卧床体位,避免继续对局部进行压迫。同时配合使用红外线进行照射,1~2次/d,每次30min,在距离患者30cm左右的位置进行照射。

对于营养评估情况较差的患者,应给予其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的易消化食物,指导患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果汁、蜂蜜水、果浆以及白开水的摄入量,促进其胃肠蠕动,防止发生便秘。鼓励患者少食多餐,以利于消化[4]。有水肿情况的患者要严格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脱水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病情严重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可采用鼻饲给予其高营养的液体,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患者的配合程度对于压疮的预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患者入院初期,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定期将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向其讲解压疮相关预防和护理的知识,指导患者如何自我护理,并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自主运动和下床活动。通过交流与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

1.4患者出院护理

1.4.1定期全面评估并指导压疮在预防和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需要患者、家属的全面参与配合,在对患者外在皮肤和骨突表明受压情况、肢体功能活动以及皮肤状态进行调整的同时,也要讲求对其内在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的调整。通过各项干预措施,形成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均积极配合治疗的一种新型治疗关系,其可对压疮的预防和治疗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护理人员通过远程交流工具(微信、邮件、QQ等)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伤口换药。家属及患者每过3~5d将伤口揭开敷料时和清洁后的图片发送给相关护理人员,并对伤口情况进行说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家属意见,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对患者饮食、睡眠、排泄、减压等方面进行干预。情况特殊的患者,应建议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1.5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38例患者通过开展有效的压疮预防,在住院期间未出现新增压疮情况,由院外带入压疮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其压疮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在出院时均有明显好转。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7.17±3.28)d。

138例患者以及家属均对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优于该院未开展压疮预防护理前的82.48%的护理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压疮(PressureUlcer,PU)是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者摩擦力所导致的皮肤、肌肉以及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多发于骨隆突处[6]。其是昏迷、截瘫、骨折等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神经科,其发病率高达30%~60%左右。压疮可增加患者痛苦、恐惧、焦虑等不良心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住院时间和费用,甚至可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8]。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是医护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但国外学者则认为压疮大部分可以预防。其认为当患者入院时局部组织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时,48h内就有发生压疮的可能;而严重的负氮平衡恶液质患者,则因其软组织损耗严重,失去了基本的保护作用而极易发生压疮;神经科患者则由于对局部感知能力的丧失或营养、循环情况不佳,也极易发生压疮。

3.1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3.1.1局部因素影响压疮发生的局部因素包括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湿。压力是影响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其由于施加在患者的骨突部位,使得患者的骨隆突处、坐骨结节、股骨转子、足部和踝部关节处极易发生压疮,同时压疮的发生也与压力的大小、压迫时间的长短有关。有研究表明,在4.67kPa左右的压力作用4h或者不断变化的压力下使压力达到25.3kPa持续1h时,即可导致局部组织出现改变,如在9.3kPa的压力下连续受压2h,即可使组织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摩擦力是患者处于不稳定体位时,出现持续性倾滑的趋势时所产生的力,其主要作用于上皮组织,可损伤皮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组织,增加了压疮的易感性;剪切力是指患者的不同层次或者部位的组织间发生不同方向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和骨突呈现平行的拉力。当产生剪切力时,患者的表皮将受到牵引,其皮下组织和皮下血管都会受到牵扯,造成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进而引起肌肉层、皮下组织和表皮的缺血反应。

3.1.2全身性因素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全身性因素包括:感觉、营养、组织灌注情况、年龄、体质、体温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患者感觉丧失后,将无法感受到过度受压的刺激性疼痛,加之长期受压和营养不良,极易造成局部皮肤受损,形成压疮。组织灌注不足时,将造成缺氧、缺血等情况,影响了组织的氧供,使得皮肤抵抗能力下降。同时体温过高或过低、精神抑郁、体质较差、年龄较高等因素都以及引起压疮。

3.2压疮的评估与预防

3.2.1压疮风险评估对于压疮进行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其可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系数。采用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其除可在患者入院初期对其进行评估外,开能够在入院后和随访中使用。本次研究通过采用自制的Braden评估表,对患者患者精神状态、营养情况、运动情况、活动情况、排泄控制情况、循环、体温以及应用药物8个方面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有效的提高了压疮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

3.2.2压疮预防对于压疮的预防,要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压疮问题的重视程度和预防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学习评估可能发生压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的危害和相关预防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压疮的认知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对于压疮的预防措施主要以缓解局部压迫、减轻摩擦力和剪切力,防止潮湿和增强营养等。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重视患者体位的变化,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减轻压迫情况。在预防压疮时,可适当采用一些预防压疮的工具,如充水床垫、小软枕等,但应避免使用橡皮圈,以免引起中央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妨碍局部透气。部分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适当使用水垫,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控制压疮的发展。

4结语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技术较为复杂,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炜,周进.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2):75-76.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6-217.

[3]王波.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3,26(5):118-120.

[4]王永明,申香葵.压迫性溃疡的原因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9):409.

[5]李水莲.循证护理观点在骨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的具体应用[J].中外医疗,2009,32(11):134-135.

[6]胡军.压疮分期与危险因素的研究及预防进展[J].上海护理,2011,11(2):69-70.

[7]徐建珍,钱瑞莲,赵卫红,等.Braden评分预测神经科患者压疮的准确性及影响准确性因素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A):42-44.

[8]DefloorT.Theriskofpressure:aconceptualscheme[J].JClinNurse,2009,8(20):20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