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钩藤的药学和药理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大叶钩藤的药学和药理学分析

李芳婷

李芳婷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50035

【摘要】目的:分析大叶钩藤药学和药理学。方法:分析大叶钩藤生药学研究和主要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大叶钩藤药理学研究,并分析大叶钩藤对中枢神经的影响。结果: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均在0.02~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带钩茎枝钩藤碱含量为0.1502mg/g,异钩藤碱含量在0.0471mg/g,给药前和给药后30min,各组之间自发活动次数无明显差异,给药1h后,各组组间差异明显,空白组小鼠自发活动次数显著高于其他五组,叶高剂量组可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阳性组与其他组比较,惊厥作用差异明显。结论:大叶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最高,大叶钩藤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自主活动,延长睡眠时间。

【关键词】大叶钩藤;药理学;中枢神经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

大叶钩藤是重要正品钩藤主要来源,具有清热平肝功效,是惊厥抽搐常采用的重要之一,带钩茎枝值是传统药用部分,药用价值和综合价值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对大叶钩藤的药学和压力学研究较少,大叶钩藤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利用,为分析大叶钩藤药学和药理学,对大叶钩藤进行资源调查,并分析大叶钩藤生药学和主要化学成分,观察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和方法

在奥西地区收集制作大叶钩藤标本,进行形状鉴别,观察结构,采用生物碱沉淀法进行理化鉴别,并采用硅胶薄层层吸色谱法测定大叶钩藤生物碱含量并与钩藤药材相比较。采用HPLC法测定大叶钩藤主要化学成分,色谱柱为HypersilODSC18柱,检测波长为245nm。

测定大叶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采用昆明种小鼠120只,雌雄各半,将小鼠随机空白组、阳性组、钩藤组、叶低剂量组、叶中剂量组和叶高剂量组,每组各20只小鼠,空白组小鼠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阳性组注射1mg/kg地西泮,钩藤组喂养大叶钩藤带钩茎枝20g/kg,叶低剂量组喂养大叶钩藤叶5g/kg,叶中剂量组喂养大叶钩藤叶10g/kg,叶高剂量组喂养大叶钩藤叶20g/kg,给药前测定小鼠自主活动,给药5min后测定自主活动,分别在给眼30min、1h、2h测定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同样分组和大叶钩藤喂养方法,测定戊巴比妥钠阙下小鼠睡眠时间,每只小鼠注射30mg/kg戊巴比妥钠。在测定硫酸士的宁值惊厥试验中,不测定中剂量组,其余小鼠分组与大叶钩藤喂养方法保持一致,小鼠给药1h后,腹腔注射2mg/kg硫酸士的宁,分析小鼠惊厥和死亡个数。

1.2观察指标

测定大叶钩藤生物碱含量,并大叶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分析以小鼠翻正反射消失1min为入睡开始时间,小鼠出现四肢痉挛为惊厥反应出现指标。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睡眠时间以及惊厥潜伏时间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药学研究结果

大叶钩藤气微,味微苦,纤维鉴别叶横切面上下表各为1列细胞,叶肉为异面叶型,表面纸皮,平轴式气孔多分布在叶片下表面,粉末水合氯醛透化片导管多维螺纹。大叶钩藤能与碘化铋钾溶液、硅钨酸试剂产生沉淀,硅胶薄层层吸色谱法显示与对照药材有两种以上同组分生物碱成分。

2.2碱含量测定

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与相邻峰基线达到良好的分离,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均在0.02~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带钩茎枝钩藤碱含量为0.1502mg/g,异钩藤碱含量在0.0471mg/g,钩藤叶钩藤碱含量为0.1632mg/g,异钩藤碱含量在0.0694mg/g。

2.3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2.3.1药物对小鼠自由活动的影响

给药前和给药后30min,各组之间自发活动次数无明显差异,给药1h后,各组组间差异明显,空白组小鼠自发活动次数显著高于其他五组,给药2h后,各组之间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差异明显,P<0.05,空白组小鼠自发活动次数显著高于其他五组,详见表1.

3讨论

大叶钩藤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带钩茎枝是主要药用部分,中医理论认为钩藤性微寒,具有清热平肝功效,在本组分析中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戊巴比妥钠阙下睡眠以及睡眠时间来分析大叶钩藤的镇静催眠效果,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叶钩藤各给药剂量组均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与阳性药地西泮相比而言,差异不明显,但是起效时间更快,提示大叶钩藤具有增强戊巴比妥钠作用,能够加快小鼠入睡,并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士的宁是中枢兴奋剂类药物,主要选择性兴奋脊髓,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可引起中枢神经强直性惊厥,在本组分析中,在小鼠采用士的宁基础上分析大叶钩藤对惊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而言,大叶钩藤作用不明显,推测大叶钩藤提取物为镇静药物并不能拮抗士的宁导致的惊厥。

总之,大叶钩藤带钩茎枝和叶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开发价值,对中枢神经影响主要包括镇静作用和催眠效果,镇静作用与地西泮相近,但是起效快,能够增加小鼠睡眠数量。

【参考文献】

[1]陈文倩.大叶钩藤药学及药理学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2]罗超华.毛钩藤叶的生药学鉴定及药理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

[3]贺燕.钩藤碱对新生鼠原代海马神经元NR1和NR2B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