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教育券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3

校企合作教育券方案研究

姚朝霞

姚朝霞YAOZhao-xia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318000)

(Tai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Taizhou318000,China)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合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提出合作教育券方案,该方案内含了利益共享机制、互评机制和动力机制。

Abstract:Nowadayswork-integratedlearningandcollege-enterprisecooperationtalenttrainingmodearevigorouslypromotedinChina.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mainproblemsofthecooperation,andputsforwardtheinnovativecooperationeducationvoucherscheme,whichincludesbenefitsharingmechanism,mutualmechanismandmotivationmechanism.

关键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合作教育券

Keywords:college-enterprisecooperation;long-termeffectivemechanism;cooperationeducationvoucher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0-0230-03

1校企合作现状

1.1合作形式多样经过几年的校企合作实践,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淤订单式培养,通常以冠名班出现;于“2+1”或者“2.5+0.5”,即学生前两年或两年半在校内学习与专业实习,后一年或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进行毕业设计,这是职业院校最为普遍的做法,简单易行;盂共建基地式合作,这是在学校和企业达成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场所等协议的基础上展开的人才培养的具体项目合作;榆互助式合作,比如学校帮助企业科研、培训,企业接受教师实践锻炼,比如学生在企业生产忙季进行工学交替学习;虞全面深度合作,这类合作的特点是资金投入、教学、科研等方面合作全面、深入、稳定[1]。

1.2合作流于形式虽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着丰富的内涵,也在现实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但实习、实训是最为主要的形式。根据调查,校企合作中采用实习、实训形式的比例是91.17%,主要根据单位生产的需要安排学生实习占83%,学生实习对口率比较低,只有17%[2]。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习、实训作为校企合作主要形式存在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学生实习、实训与专业要求不对口,专业设置脱离市场,学生实习质量没保证,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2合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实习价值不高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形成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岗位工作都能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这需要相应的岗位学习环境的支持。然而,企业普遍缺乏培训中心,师傅和教师缺位,有些学生不具备学习能力和意愿,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有些专业不对口,顶岗实习很大程度上演变成简单、重复技能劳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不明显;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实习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前后关联性不明显,实习目标不明确,企业方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实习,最典型的毕业顶岗实习就呈现放羊状态。由于实习的典型形式是毕业顶岗实习而不是工学交替,因此学生的专业信息反馈不够及时,学校不会因此而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等,学生也失去最后的反思、学习机会。学校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差别很大,学生具有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应该吸收、辨别、继承双方的优良文化,但主体意识缺失导致文化渗透不明显,毕业后离企业要求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学生贡献与实习期工资不对称,此时企业经济边际效益非常低,如果学生还要获得更多学习机会和时间,则企业经济效益显著降低,甚至是负的经济效益。

可见,从职业能力、文化、经济效果来看,短期实习价值都不高。因此,学生与企业不能在长远经济效益和能力目标达成共识,则最终一定是学生能力提升不够,长远经济效益也不高。

2.2经济利益分享平台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经济利益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短期利益直接表现为学生薪酬、生产贡献和学校(包括政府)支出缩减,长期利益表现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溢价,主要支出则为企业。可以看出,学校(包括政府)开展校企合作包赚不赔,所以口号喊得震天响;企业短期利益可控,人才流动性大,长远利益则无从保障,所以对培养人积极性不高,一般将学生转化为直接用工;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无法准确测评,但短期经济效益得到了保障,所以对校企合作比较配合。这样的利益分享机制显然抑制企业培训投入,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背离了校企合作的初衷,所以学校(包括政府)需要让出部分利益,做好人才培训服务,学生与企业要建立稍微长久的合作期限,从而达成合作育人的共识与共同行为,高质量的人才又反过来进一步吸引企业的参与。

2.3执行者缺乏动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只针对当地学校建设和教育经费拨款,而生源和实习单位则可跨地区、跨省,这种地方行政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行政体制决定了地方教育部门在校企合作中难有作为,也缺乏作为动力。在具体的合作育人实践中,由于缺乏可参照路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教师和师傅在合作开发课程、合作育人等活动中缺乏合作意愿和行动动力,导致合作没有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政府补贴指望不上,合作育人质量不可靠,人才流动性大,导致企业缺乏合作育人改革和投资动力,学校最后也只能无所作为。

3合作教育券设计方案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淤校企合作内涵非常丰富,顶岗实习最容易达成共识,因此校企合作可以先从提高中期实习质量入手,取消毕业顶岗实习;于企业培训投入收益应该内部化,要想办法留住学生为企业服务,投入受损时应该得到合理补偿;盂学校是为企业提供人才教育服务,校企合作是为提供更高质量教育,不是学校从企业购买服务,因此应把企业受损资金从直接资金补偿或税收补偿方向转为一种教育补偿方案;榆政府、学校因教育补偿方案而投入的资金可控;虞恰当、公平评价合作教育的具体执行者绩效,并获得相应收益,产生强烈的激励效果才能推动各项事务贯彻,显著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和学生长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愚合作教育应该产生额外收益,收益率应该与执行者绩效成正相关性,是多赢结果。

券,又称凭证,是指允许个体在所限制的商品和服务中进行有限选择的一种津贴、凭证,提供的是一种利益而不是现金,其目的是让受益人在某些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3]。假如学校能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多种教育、培训项目,那么学校以教育补偿形式补贴企业实习成本则能为企业所接受,具体办法可采用一定面值的合作教育券计量。可见,合作教育券就是合作企业员工或准员工只能在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项目中选择消费,满足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切实需要,不可以兑现。

合作教育券的具体方案如下:

3.1发行合作教育券发行人是职业教育学校,系部或二级学院无权发放。学生与企业依据学校制定的实习指南签订中期顶岗实习合同,原则上大一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4年以上合作期限,三年累积实习6个月(不包括寒暑假),工学交替,最后一年到实习企业正式工作。根据实习期限,学校对接收企业发放合作教育券,例如每月每生600元基本标准,使用有效期为学生实习期后至5年内。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的补贴,则根据工作量和难度发放面值不等的合作教育券。

3.2资金来源在学校教育预算经费中划拨资金用于合作教育券,由于提供教育服务项目的主体是本校教师,因此最终核算各种成本后,不会大幅度增加学校负担。第二部分是政府给予学生的各种特别专用经费,比如杭州政府就向全市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券,学校可以争取类似补助的部分发放权。第三部分是企业的订单班经费或者赞助费,对特定对象提高合作教育券标准。

3.3使用范围合作教育券可以用来抵扣职业院校提供的培训和教育项目收费,不能用于全日制脱产教育。因此券的价值取决于项目是否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才现实需求,是否满足员工继续教育愿望。学校提供的服务项目按实施难易程度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有学历进修、远程教育、自考辅导,第二层次有职业资格培训、技能培训,第三层次有高级项目培训、研讨、会议等等。

3.4使用权校企合作的共识点是人才培养,但企业不是培训机构,参与实习绝不是为了收取培训补贴,企业最终目标是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因此学校要想办法帮助企业进行人才战略规划,使用权要有利于企业人才结构改善和稳定。例如,企业因自身原因终止合作或者合作期限达4年,相应合作教育券使用人为学生;如果学生因自身原因终止合作,合作教育券使用人为企业,企业师傅享有优先使用权,以此作为实习成本补偿。学生与企业也可以组团合作,使用权归企业,学生有优先使用权,这样增加了学生在不同工作场合下实习的机会。

3.5回收与收益分配合作教育券限于学生及实习单位员工使用,同时规定抵扣学费比例上限,合作教育券持有人缴纳学费时按照规定进行抵扣,比例上限不能高于80%,否则券会被滥用。合作教育券的价值和使用在这种市场机制中,受到学校品牌、专业品牌、教师品牌、学生口碑等因素影响非常大,因此收益分配主要应采取谁回收谁受益的原则,部门收益可以根据券的总量、发放率、回收率来核算,教师团队则只需要根据单个项目比例提成和学员评价来核算,取消培训固定课时费。

3.6券的作用分析淤建立校企利益分享平台。在过去校企合作中,多以领导感情纽带为基础,相互帮忙现象较为常见,一事一议,普通教师参与度不高,利益共享机制不清,挫伤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性。如果发行合作教育券,那么任何人都以此为基础进行校企合作谈判,可以扩大企业数量,无论企业大小,只要能提供好的实习岗位都可以参与合作。于便于学校预算校企合作经费。教育、培训项目按照市场定价,根据项目激励比例即可核算师资劳务费,实习管理经费则更容易核算。盂有利于相互评价。学生与企业在签订实习协议时做出的判断就形成了学生与企业的相互评价,遴选实习企业和企业接收合作教育券之间形成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评价,教师考核学生和学生使用合作教育券时同样形成相互评价。此时,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师傅)形成了相互评价,这种三角评价关系图最为稳定、可靠,这种评价解决了对学校评价标准不科学和社会评价两大难题。榆强激励作用。校企合作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师和师傅的态度和工作,其中教师是育人双主体关键。相互评价机制和券的薪酬激励机制最终必然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满足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真正需求。如果学校提供优质的员工培训项目和教育服务,吸引学生稳定实习,那么企业参与实习利益就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企业自然会有机制激励师傅教好学生。对于学校二级管理的院系,合作教育券的发行量、发行率和回收率可以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虞信息反馈作用。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员工自然会逐渐熟悉、沟通,产生良好互动,得到企业较多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信息;合作教育券选择培训和服务项目时,大规模报名选择信息具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反映社会需求和职场热点,为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依据;在企业与学生洽谈实习岗位过程中,学校还能及时发现人才需求变动信息,准确捕获市场;学生返校使用合作教育券时,加强了与母校的互动,为母校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促进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利于校企同步办学。愚消费杠杠作用。在为合作企业服务的同时,培训和教育对非合作企业开放,不但易形成规模效应,还能显示出券的市场价值,对某些热门项目适当降低抵扣比例,则可以提升培训效益,券能起到杠杠作用。舆产生时间差。券的使用具有滞后性,学生在实习期间,大部分老师有时间参加教师发展计划项目,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学习提升校企合作能力。实施教育培训项目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实习期间,这样不但企业员工有机会参与学习,教师也有空挡提供教育培训。毕业后的学生也可以继续学习想学、想深化的培训项目,进一步针对性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技能结构。

4结论

校企合作牵涉利益相关者较多,协调难度大,逆向选择压力很大[4]。合作教育券制度通过教育补偿、延长实习期限、稳定合作等措施建立起利益共享平台合作机制,这种利益分享公平合理,调节补偿标准和合作期限可以调节企业合作积极性,调节激励强度可以调节教师和管理者工作积极性,各方逆向选择压力变小,从而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化合作。合作教育券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学校提供的教育培训服务价值,取决于教师素质,因此政府有必要投入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大力改善师资素质结构、数量结构、专兼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排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3]曾晓洁.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3).

[4]葛锦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困境及对策———基于利益相关者逆向选择的视角[J].交通职业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