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训练方法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朗读训练方法例谈

孙丽丽

(河北唐县罗庄乡北罗庄小学,河北唐县072350)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35-01

摘要:充分认识朗读训练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师重视朗读教学的主动性;经常总结一些朗读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朗读教学;审美能力;训练方法

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充分认识朗读训练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师重视朗读教学的主动性;经常总结一些朗读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的语言。

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提高审美能力。

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发展思维能力。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二、朗读教学的方法

(一)感知语言,加强训练。

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就必须做到:揣摩词句,领会意境,见景生情,情景交融。在记忆中唤起已有的类似生活经验,具体感知和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做到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作品的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理解言外之意,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瀑布》一文最后一句中“如烟,如雾,如尘”,写也了被风吹散的水珠飞扬的神态。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受瀑布在风中的美,可以先让学生按顿号和逗号两种不同标点去读,进行比较,体会出作者无限入神的样子,再让学生随优美的音乐感情朗读,这样就会真切感受到瀑布的缥缈、朦胧。

(二)扮演角色强化朗读。

“听其声,视其形”,教师都知道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不仅要听学生读,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如一位教师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先请几位小朋友表演。设想到表演小壁虎的学生将小壁虎的天真可爱的神态以及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借不到尾巴时心里很难过和后来看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时异常高兴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表演小鱼、老黄牛、燕子及壁虎妈妈的学生也将大人对小孩说话的神态、语气模仿得逼真逼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情感,但针对他们的模仿力很强的特点,教师何不适时充当演员,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而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呢?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有感情的朗读。

就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指导学生把握准文章感情色彩的基调。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基本基调,或喜悦,或悲愤,或昂扬,或深沉,这种基本情调是文章中各部分、各层次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体现。因此,训练学生朗读时,应针对不同感情色彩的文章,指导学生较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使之较好地处理语句的抑、扬、顿、挫,较好地掌握语句、段落和全文的节奏,较好地运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大“读”的力度,重视“读”的训练,让学生运用朗读去积累,不断提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