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走进生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活”起来

王冬娟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学生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就马上生动活泼起来。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相通的,尤其对于新课程改革大潮中的语文教学,更需要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否则,教学便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迫切要寻找的答案。最近几年,笔者开始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回归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杨金鑫教授说:“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优秀文学作品的积累对语文学习同样重要”。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宰者。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笔者就通过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或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推荐看相关的影视资料,加深对课文中过去某一时间段生活的理解。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笔者就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这样,学生学习课本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二、创设语文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语文环境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语文环境需要教师、家长精心地构建、合理地拓宽,更需要学生有效地加以利用。校园、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是直接的语文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构建,必定能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浸润在语文中,看语文、听语文、呼吸语文,在不自觉中接收语文信息,和语文同呼吸共命运。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班级、家庭环境进行美化,附之以语文信息,建设一个浓郁的语文学习场,必定能唤起学生对语文的无意识关注,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笔者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在教室贴上名人图像,黑板报开辟出“名人名言角”,让教室外的墙壁成为信息墙,贴上学生从网上下载的信息资料,争取“让每一堵墙说话”,说“语文话”,随时随处为学生提供语文信息,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父母与孩子一起养成读书习惯,进行“亲子阅读”,主动成为孩子的阅读伙伴,因为父母阅读行为的榜样作用,把材料读给孩子听或对孩子的阅读行为进行鼓励,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孩子的阅读。笔者的孩子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这是孩子在刚开始写作文时积累了许多素材,他写的作文有些精美语句让笔者这个多年教语文的教师也惊叹不已。因此,笔者也想现身说法,通过校讯通家校联系,努力建设家庭语文环境,如建立家庭图书角,给孩子设立独立的书橱,在孩子的书房张贴名人名言等方式,使家庭生活飘散着浓浓的书香,孩子能够随时随地获得语文的信息。

三、拓宽语文学习环境,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活书是活的知识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林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潮海,风云雪雨,天体运行都是活的书。活的人、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变化,都是活的宝库,便是活的书。”笔者鼓励班里的学生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所有器官去阅读生活这本无形的书,引导学生用眼睛读、用鼻子读、用耳朵读、用心灵读,用整个身心去捕捉、感受生活中的语文信息,有效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大自然是一本丰厚的语文书,万物生灵,四季更替,山川大地,日月精华,包蕴着无穷无尽的语文信息。我们在平时的家校联系中建议家长利用假期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学语文,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学生在名胜古迹收集题词、对联,用手中的笔描绘祖国山川的秀丽,尽情抒写徜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快乐心情。孩子们把观察所得写成日记,及时内化信息,使之转化成语文能力。在自然中学习语文,语言才能找到生长的源泉,变得形象、生动,富有活力,充满灵性。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学语文,语言文字的美才会被充分挖掘。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是一个综合的语文阅读材料,会全方位地发散语文信息,隐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我们还利用周末看电影时间引导学生“读电影”,及时收看感动人物评选、道德模范评选“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直播视频等。读电影的活动可以分两步进行:看电影、写电影。在全方位主体感知电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写作。记叙文即抒写电影内容、情节,说明文即抒写观后感、影评。通过读电影这种活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半数以上学生的家里已拥有了电脑,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学习手段,进行了“读电脑”活动。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查阅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人物介绍、风俗民情。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解决课内留下的疑点,补充阅读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的学习渠道

坚持“课前即兴演讲”活动,学生可以把自己了解的国内外大事、新人新事进行即时播放;也可以吟咏自己喜欢的小诗;或朗读自己喜欢的时文选粹。总之,创造交流机会,开阔学生眼界,丰富阅读内容。

开展“每天一诗”活动,鼓励学生每天背诵一首诗或一句名句或一句论语。诵读古诗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积累。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天一诗,不失为日积月累的好方法。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开展“每月一报”活动,我们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手抄报比赛。如“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便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小报;为了配合我校创建市级卫生文明单位,又办了一期以环保为主题的小报。学生在办报前进行了大量阅读,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最后张贴在教室外墙进行展评,资源共享,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每月一报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它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其次,它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读物,这样做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印象,既能拓宽知识面,又能培养阅读能力;同时,它能丰富课余生活,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有益的课外阅读上来,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跑图书室、电脑上网、搜集资料、整理材料……

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笔者的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生活和学习结合的优势,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在这儿,笔者想说: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生活与学习结合,会让学习更有趣,学习与生活结合,会让生活更有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枯燥远离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活”起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外国语学校

邮政编码:47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