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人员实名制安全培训准入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施工人员实名制安全培训准入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任衍华

山东枣庄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277101

摘要:建筑行业本身条件复杂,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且行业竞争激烈,施工速度快,安全投入少,这些都是制约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源,尤其是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安全意识薄弱,基本操作技能较差,且经常出现培训不到位的情况下仍能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现象,导致“三违”行为频发,增加了事故发生风险。因此,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素质,并严控现场准入,是降低事故发生风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建筑施工人员;实名制;安全培训;管理模式;应用

建筑施工人员实名制安全培训准入管理模式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同时,能够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并通过实名制准入监管的方式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以培训促管理,以准入促安全,科学高效解决实名制管理中的各种难题,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我国建筑行业仍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从业人员愈来愈多,国家也在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在建筑行业运用该套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前景可观,未来可期。

1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现状

2017年5月11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建筑劳务用工研讨会上,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当前,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要求:“严格安全准入制度。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条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福建、浙江、广东、陕西等地已开始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部分施工企业也开始积极落实实名制准入。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准入管理难以发挥作用。

1.1实名制登记工作量大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有超过5000万的从业人员,部分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众多,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实名制登记,工作量庞大,耗费时间较长,过程繁琐且效率较低,给实名制管理带来极大难度。

1.2人员信息登记不及时

施工人员流动性强,部分工种就业周期短,经常有工人离开现场,但信息登记工作尚未完成,容易造成人员信息登记不及时或缺失,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全面覆盖。人员信息登记。

1.3人员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实名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员的权益,但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施工人员不使用真实信息进行登记,管理人员往往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对虚假信息的登记和对他人信息的虚假使用时有发生。实名制很难真正实现“实名制”。

1.4实名安全培训不到位

施工企业为了赶上工期,往往忽视安全培训,导致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增加了现场作业风险。

1.5实名制注册数据利用率低

施工企业建立的人员培训档案资料不规范,资料不全,可追溯性不强。此外,企业间培训档案的格式不统一,人员调动后不能交换信息。通常需要重新注册名称系统,从而浪费数据资源。

2建筑施工人员实名制安全培训准入管理模式

2.1安保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后,农民工出入均需要经过大门闸机刷卡,外人未经许可不能进入,杜绝了社会闲散人员浑水摸鱼的进入,从而消除了潜在的安全及失窃等事故隐患。每一名劳务作业人员的劳务合同、工伤保险、年龄、籍贯、技能证书、身体健康情况、从业经历以及考勤记录、入退场时间、工资发放记录等等均备案可查,从而增强了农民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降低了工人的流动性,有利于开展劳务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持证上岗,减少了人的主观不安全因素。智能化的劳务实名制管理使工地组织的各种安全会议、不同工种的安全培训、转场教育等等一目了然,精确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不会有缺失现象出现。通过劳务实名制我们也可以对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经验,不同工作场地的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安全工作的有条不紊,丝丝入扣无疑是减少事故的最好良药。

2.2劳务实名制管理信息管理

劳务人员进场后,劳务分包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向总承包单位报送进场人员花名册,总承包单位根据劳务分包单位报送的花名册采集劳务人员的身份信息。同时,核实劳务人员的劳动合同,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为劳务人员办理实名制的门禁IC卡,劳务人员凭门禁IC卡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班前的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入施工作业区。项目部收集每月劳务人员的考勤数据并整理和打印,收集的考勤数据须给劳务人员签字确认,让每一位劳务人员知道本人的出勤情况。劳务企业根据劳务人员的出勤情况编制工资表,并发放到每个工人的手上。发放的工资表须经劳务人员签字确认,并报项目部备案。劳务人员退场时,填写退场申请单,劳务分包单位做好工资结算,确保不拖欠工人工资。

2.3进出场人员管理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进入现场施工的劳务人员应佩戴工作卡,注明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所属的劳务企业,没有佩戴工作卡的不得进入现场施工。施工作业区前装打卡机或门禁系统,劳务人员进出施工现场须打(刷)卡,没有按规定办理手续的人员坚决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这样才能让劳务人员的考勤记录做到真实、有效、简捷。项目劳务管理员采取以门禁系统考勤为主,劳务企业的劳务管理员考勤为辅的原则,通过采集卡对打卡机或门禁系统的考勤记录进行采集并打印,作为考勤的原始资料存档备查,并作为公示资料进行公示,让每一位劳务人员知道本人的出勤情况。对于施工现场进出场人员的管理,必须充分发挥门禁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单个IC卡存储信息的唯一性,通过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流动情况。

2.4多媒体安全培训考核

2.4.1多媒体安全培训

实名制建档后,利用工具箱完成施工人员的多媒体安全培训。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采用硬件一体化技术,将多媒体安全培训所需的软件、硬件集成于一个便携的工具箱内,能满足施工现场随时随地开展安全培训的需求。工具箱内置丰富的多媒体安全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操作要求、事故案例分析等,覆盖全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性,且课件、题库全部采用动漫形式,内容简单、直接、易懂、实用,能满足对施工现场人员入场、分部分项工程、危险作业、工种、管理人员等各类安全培训的需要。

2.4.2考试及档案管理

工具箱内置丰富的多媒体试题,同时引入无线答题器,培训完成后工人可以直接利用无线答题器进行答题。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阅卷打分当场出成绩,并自动生成标准化实名制安全培训档案,档案上传到实名制安全培训准入管理平台,各级管理人员实时查看。每次考试结束还可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企业仅需一键打印所有档案存档即可。实名制安全培训档案可随着职工的转场而转移,解决了现场人员流动性大、档案管理不便的问题。

结论

建筑施工人员实名制安全培训准入管理模式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同时,能够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并通过实名制准入监管的方式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以培训促管理,以准入促安全,科学高效解决实名制管理中的各种难题,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郭会娟.试析建筑施工企业劳务队伍管理[J].交通企业管理,2017(3).

[2]刘杨: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