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融洽师生关系的桥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尊重———融洽师生关系的桥梁

向玉洁

向玉洁

(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401120)

摘要:真正有尊严的教师,是那些懂得自尊与尊重学生的教师。高尔基曾经说过:“谁尊重孩子,孩子就尊重谁,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好孩子。”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教师要学会尊重,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

关键词:尊重;师生关系;融洽

近几年来,给新教师培训做讲座,常常和年轻的教师探讨怎样与学生相处的问题。新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跟学生融洽相处,尤其是怎样才能降服那些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当他们向笔者讨经验的时候,笔者总是告诉他们———尊重。尊重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桥梁———这是笔者从教20年来最深的体会。

“尊人者,人尊之。”这句古训道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做人的道理:尊重他人。在教学工作中,也同样少不了尊重,真正有尊严的教师,是那些懂得自尊与尊重学生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就不会有真正有效的教育。高尔基曾经说过:“谁尊重孩子,孩子就尊重谁,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好孩子。”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

初中时期是学生心理的复杂时期,逆反心理严重,在一个几十人的班级中,有的学生很调皮,往往会对教师的的教育有抵触情绪。遇到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为了维护自己一时的尊严而对他们严加斥责,常常会出现师生对立的情况。

小彬就是这样的一个调皮学生。他的成绩很差,脸上总是呈现出一种不屑一顾的、无所谓的、而且随时准备反击的神气。他似乎跟每一个教师都过不去,上课从来不翻开书本听课,这是他从小学就带来的坏习惯。不理他吧,他就主动滋事挑起事端惹教师注意;批评他吧,他就跟教师瞪红了眼、拧着脖子较劲。有教师为了维护自己一时的尊严对他严加斥责,结果他毫不犹豫地当堂顶撞,甚至想跟教师动手,让教师下不了台。提起他,教师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连班主任也只能摇头叹息。作为他们班的语文教师,一开始有点儿“怕”他。思量着该如何对付这块“硬骨头”。上课不管他会影响周边的同学,批评他、管他,弄不好会让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下不了台,颜面尽失。基于以上种种缘由,在对小彬的教育上,笔者试着施行教育的法宝———尊重。

课堂上乘其他同学读书的时候走到小彬身边,轻声关切地提醒他:“你的书呢?”最初他不理睬,把头偏一边,笔者继续:“嗨,快找一找,来来来,我帮你看一看书在哪儿。”笔者尽量让话语充满关切而不是责备,同时弯下身在他的桌屉里帮忙翻找语文书。就这样,语文书被找出来翻开放在了小彬的桌子上,笔者假装没看见他不自然的神态拍拍他的肩:“要好好听课啊!”那一堂课,他的书本一直是翻开放在桌上的,没有被收回去,不过也没有在上面记笔记。但是,破天荒的是他没有怎么捣乱。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次之后,语文课小彬不再需要笔者帮忙拿书了,偶尔没拿出来,笔者把自己的书向他扬一扬他就明白了,赶忙不好意思地拿书出来。

此后,笔者课前课后总不忘和他说几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慢慢地小彬对笔者的关心有了回应,问什么就爽快地回答。语文课上尽量管好自己,还能记些简单的笔记,按时交作业,不再与教师敌对了。课堂上,他走神了,笔者的目光只要在他那儿停顿片刻,他就会很不好意思地露出讪讪的神色,赶紧把心思收回课堂。虽然,小彬的成绩一直不好,但是他学习的态度端正了。看到了他的进步,笔者感觉到自己付出尊重也收获了尊重,心中涌起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有一次课间,一个同学跟笔者讨论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声音,小彬很快挤到那个同学身边义正词严地“教训”那位同学:“哎,你怎么跟教师说话呢!”尤其让笔者感动的是,不知是从哪天起,小彬开始采用鞠躬的方式跟笔者打招呼问好。不管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只要远远地看见笔者,就会马上会收住脚步立定站好,待笔者走近,他会不顾同伴和路人诧异的眼神,深深地弯下腰冲着笔者说声:“老师好!”后来笔者调离了那所中学,而小彬进了一所职业高中。有一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遇到他,一米七多的小彬依然远远地站住然后弯腰鞠躬喊教师好,得到这样的尊重,使走在笔者身边的朋友当即对教师的职业羡慕不已,那一刻,笔者真的特别有成就感。跟小彬的这段师生经历让笔者意识到:一个教师对后进生的尊重是多么的重要。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能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强烈震撼。教师学会尊重,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只要教师真正地付出尊重,就能从学生那里收获尊重,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