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语文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石宗禄

石宗禄(周口市川汇区金海中心校,河南周口4660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222-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思维为主体,以认知过程为主体,倡导“引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一、处理好几种关系

1.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新型、民主、和谐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杨梅的可爱和我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朗读时,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你认为杨梅哪一点给你印象最深刻,就选择哪一段来朗读。因为教师的民主,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他们的兴趣再一次调动起来,朗读时感情也特别深。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欢迎学生给老师提出意见,如果学生提出正确的意见,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心里倍受鼓励,久而久之,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得民主,学生的思维才会更活跃。

2.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关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帮助等外部条件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过程真正变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该引的引,该问的问,该讲的讲,发挥两个主体性和创造性。作到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包括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不懂的、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有关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方面的内容。

3.处理好课堂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用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二、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使其个性化学习

从课堂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语言学科的独特性,学生个体的丰富性,都在呼唤着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l.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设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水平自己制订学习日标。学习能力较强者可以要求自己在一节课内按照规定的要求掌握所有生字,甚至可以要求自己全部都会写。学习能力或学习基础较薄弱者可以把掌握的时间放宽一些,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一个阶段内掌握这些生字。

2.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创建。学生的疑问就是个性化学习内容的一个方面。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

3.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的独特性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而采用的方法、策略。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使得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得以张扬,在课堂教学中,我是如何尊重这些差异,体现出学习风格的独特性呢?作文是个好例子。在个性化学习氛围中,作文是提高语文素养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写作文实现了表现自己的愿望,激发了学习兴趣。其中,教师的引导和评价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不再在作文选材及思想意义上苛求学生,更多地是以好朋友、好伙伴的身份贴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朋友般的关注。课堂上,我允许学生搬个小凳子离开教室,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静静思考,练习仵文;允许两、三位学生聚在一起讨论,协调完成一篇文章;允许学生翻阅各类报刊和作文选以寻求帮助,学生可以请自己信任的同学修改草稿,请老师提意见,可以为一个词一句话的定夺与同学唇舌争辩,可以随时将自己满意的习作在班级或年级内展示给同学们看。

4.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语文因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征,使其学习方式和过程经常打破学科的壁垒,涉足各门基础学科,呈现多维性的成果特色。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中,这一点尤其突出。

5.个性化评价。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体现主体性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评价,及时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

三、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自主选择过程里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以免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再进一步参与中发现自我,完善认识的变化和飞跃。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必定会有许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展开集体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你们觉得谁说得更好?你们认为谁的想法更贴近当时的情况?假如你看到了这种现象,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你感觉他们俩谁理解得更合理?你认为谁理解得更深刻?”……这样,宽容学生的一切想法和看法,肯定学生的发现、参与和探索,鼓励自由奔放的想象,既尊重了每一个同学,保护了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又使更多的同学得到了参与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渴望,发现、获取知识的兴奋,研究、探索问题的喜悦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