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张清秀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妇产二科安徽天长239300

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中配合、病情观察等。预防组患者,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前,实施预防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护理质量评分(97.62±2.01)分、术中护理(98.16±0.16)分、术后护理(99.00±0.10)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13%,患者住院时间(3.16±0.98)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围术期,通过健康宣教、体位护理及按摩等方式,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加以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妇科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前言

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在此期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将明显提升。一旦血栓脱落,易增加肺栓塞的发病风险,危及患者的生命。有研究指出,将预防性护理,应用到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预防性护理方法,并观察了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预防组患者共47例,年龄最高57岁,最低23岁,平均(48.50±1.89)岁。对照组患者共47例,年龄最高56岁,最低24岁,平均(48.74±1.90)岁。两组患者可对比(p<0.05)。

1.2纳入标准

(1)患者均需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疾病。(2)符合手术适应症,且无禁忌症。(3)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4)无肝肾功能障碍,无凝血功能障碍。(5)参与研究前,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中配合、病情观察等。一旦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需积极予以处理。

预防组患者,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前,实施预防性护理,旨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并向患者宣传与该并发症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能力。术中,应缩短手术时间、加强体位护理。术后,同样需加强体位护理,应对患者的饮食加以控制,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3项指标。评分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最高分分别为100分,护理质量随得分的提高而提高。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前护理质量评分(97.62±2.01)分、术中护理(98.16±0.16)分、术后护理(99.00±0.10)分。对照组患者术前护理质量评分(81.49±3.26)分、术中护理(82.94±2.88)分、术后护理(83.83±4.50)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47例患者,共1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2.13%,患者住院时间(3.16±0.98)d。对照组47例患者,共5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10.64%,患者住院时间(7.95±1.83)d。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静脉内膜受损、血液淤滞、血液粘度过高有关。促进血液循环,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1]。针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所展开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以及各方法的应用优势如下:(1)术前:护理人员需严格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针对高危患者,应加强护理。护理人员同样需为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确保患者能够于术后,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锻炼,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2)术中:护理人员需与术者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针对手术时间为2h以上者,应将患者的下肢,置于5cm高度的沙袋上,促进静脉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2]。手术时间过长者,可给予低分子葡萄糖酐抗凝。(3)术后:术后,护理人员应嘱患者避免使用枕垫,以免对静脉回流造成影响。应时常辅助患者变换体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稠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足踝内外翻训练,15--30min/次,4--5次/d,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发现,穿着弹性袜,可有效预防该并发症。因此,可嘱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穿着弹性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另外,护理人员还需适当帮助患者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旦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则不得继续予以按摩,需立即进行溶栓治疗,避免患者死亡。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预防性护理措施后,本组患者术前护理质量评分(97.62±2.01)分、术中护理(98.16±0.16)分、术后护理(99.00±0.10)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本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13%,患者住院时间(3.16±0.98)d。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安全性更强。

综上所述,于围术期,通过健康宣教、体位护理及按摩等方式,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加以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李芳,王媛,张伟华.弹性袜联合抗栓泵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6):1041-1043+1046.

[2]何翠琴,陈新萍.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