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门诊病人滴注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12例门诊病人滴注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周淑琴

周淑琴(湖北省黄石市第一医院435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365-02

【摘要】目的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减少病人痛苦,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监测2010年度在该院门诊接受加替沙星治疗的52位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2例病人的不同就医情况与临床表现,加以总结与分析,并采取相应处理。结果通过针对性治疗与护理,12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好转。结论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循证医学用药原则,加强用药前健康指导及输液观察与巡视以确保用药安全,是有利于药物不良反应转归的关键。

【关键词】门诊病人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护理

加替沙星为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作用于DNA回旋酶和Ⅳ型拓扑异构酶两个靶位,减少了细菌产生耐药突变的机会[1],抑制DNA旋转导致细菌快速死亡,属于杀菌剂。此类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临床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胃肠疾病等。由于此类药物主要采取合成法制作工艺,容易带有大分子抗原或半抗原;另外,由于药物稳定性问题,也可能是特殊溶剂,均易引起不良反应。2007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了加替沙星的说明书,禁用于糖尿病患者[2],为了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痛苦,确保医疗安全,该院门诊2010年度共接受加替沙星治疗52位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12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好转,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例病例均来自2010年度该院门诊输液室上报院药物不良反应科中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表。用药方法为静脉滴注给药,患者年龄20~72岁,其中男7例,女5例。用药原因:上呼吸道感染5例,泌尿生殖系感染7例。

1.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1

表1加替沙星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

1.3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

出现在用药后10分钟2例,占不良反应16.67%;20分钟4例,占不良反应33.33%;30分钟5例,占不良反应的41.67%;50分钟1例,占不良反应的8.33%。

1.4转归时间与表现

消化道及静脉炎轻症患者给予减慢输液滴速后,症状减轻,如病人不能继续接受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呕吐严重者给予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症状逐渐改善,转归时间0.5~1h;皮疹予停药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转归时间0.5h~1d;心慌、心悸者,立即停药、平卧、吸氧、地塞米松10mg加vitminc0.5于葡萄液中静脉滴注,5~10分钟后逐渐好转。

2护理

2.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确保输液质量关

输液前应根据患者注射证上用药要求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查看瓶口有无松动、瓶签是否清晰、是否在有效期内;药液有无浑浊、异物及沉淀,发现异常,严禁使用。药物要避光保存、现配现用,严格按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及要求给药,发现疑问及时与接诊医生、药师联系,不能盲目执行医嘱。

2.2做好患者用药前评估

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在接诊病人时,应祥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病情、心理状态,同时询问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等,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先将输液速度调至最低值,并密切观察病人症状,因老年患者发生率居高,这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储备能力及免疫功能下降,对药物敏感性增强,耐受力降低有关[3],禁用于喹诺酮类过敏、糖尿病、过敏体质、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2.3加强输液监测

护理人员首先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10~30滴/min为宜,年老体弱患者更易减慢速度;同时要加强输液监测,由于门诊输液室人员比较密集,病人流动性大,在院停留时间短,工作人员比较忙,往往在输液过程中不能落实护理措施,故护士长要加强科室管理,加大督察力度,确保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做好处理。

2.4心理护理

用药前告知患者用药目的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对不良反应有正确地认识。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如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心理,护士应进行情绪干预,帮助患者以正性情绪克服或替代负性情绪,使躯体功能得到有效调节。同时,护士操作中要做到轻、快、熟练,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5胃肠道反应护理

胃肠道反应是加替沙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前不宜空腹,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轻症患者通过护士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减慢滴速,不良反应得以缓解。对反应较重患者,要做好相应处理。如出现呕吐,可肌注654-2与甲氧氯普胺以缓解症状。

2.6皮肤光毒性护理

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用药,药瓶外罩上黑塑料套,使用一次性遮光皮条。告诉患者至少在光照后12h方可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数天内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

2.7注射部位疼痛护理

如注射部位症状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在局部给予热敷、按摩以减轻症状,如局部症状较重者应立即停药,可给予5%葡萄糖250mL+10%葡萄糖酸钙10mL+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避免搔抓。

2.8对症护理

对于头晕、胸闷、心悸、出冷汗,立即停药、平卧、吸氧、心电监测,遵医嘱予抗过敏、抗休克。对于出现荨麻疹红斑,予激素乳膏外涂,口服扑尔敏。

2.9联合用药护理

临床上联合用药常见,值得注意的是:抗酸剂经常与加替沙星联用,但抗酸剂既影响加替沙星吸收又使其在肾小管中溶解度下降,易析出结晶损伤肾脏;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有引起惊厥的危险。所以在用药过程中,护士应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监测肾功能,观察病情变化。

3讨论

加替沙星是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方便使用等优点,临床上常用。但由于个体差异,为了警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求医护人员在药物使用中不仅要注意药物的疗效,更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护士不仅要严密观察输液过程,同时要警惕药物的迟缓反应,加强对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的宣教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另外输液过程要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以防因滴速过快或浓度过高致不良反应发生。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药物的特性、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加强用药过程的观察,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

抗生素的使用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护士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护士作为药物具体实施者不仅要熟悉药物的主要作用,还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盲目执行医嘱。因此,护士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抗生素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加强技能训练,为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信息,同时要树立防范意识,加强输液管理,熟练的掌握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方法,总结经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R].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1.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加替沙星制剂说明书的通知[s].2007.

[3]白顺民.99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