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周智勇李莹彭程

周智勇李莹彭程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兴安137400)

【摘要】目的: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患者全部实施CT增强扫描诊断和检查,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对其治疗效果加以综合评价和分析探讨。结果: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所有患者支架成功置入,其中2例患者的右边肾部分出现了严重梗死情况,手术结束后早期出现少尿情况,同时患者的BNP指标明显升高,及时对患者开展利尿治疗过程,患者的肾脏功能、尿液量基本恢复正常,所以患者都没有出现支架位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症状,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在术后随访调查两年内,患者全部存活,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方式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胸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31-02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中一种复杂的、危险性较高的主动脉病症,其致病因素和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这些不良病症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更[1],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中加强对此疾病的正确认识和不断研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全部实施CT增强扫描诊断和检查,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对其治疗效果加以综合评价和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2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40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5.12±2.60)岁。其中慢性夹层患者4例,急性夹层患者41例。

1.2治疗方法

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患者全部实施CT增强扫描诊断和检查,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选择CT来确定夹层未累及一侧股动脉,然后进行穿刺插管操作,通过主动脉造影全方位来了解患者的夹层病变情况、形态、部位以及涉及范围等各项指标[2],之后对左侧锁骨下动脉发出情况、主动脉直径大小、原发破口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之间的距离大小等进行准确的检查和记录、选择将带膜血管内支架直径超过夹层近端正常主动脉直径的十分之一,长度为16厘米到20厘米之间的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进一步将同侧股动脉切开,然后利用主动脉直径安置带膜血管内支架,将原发破口进行封堵处理,破口距离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之间的距离0.5~3.0厘米[3],3例进行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患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位置放置带膜血管内支架,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对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进行封堵,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结束后完成重复造影检查,同时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对患者开展CT、X线检测诊断,保证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良好且有效[4]。

2.结果

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所有患者支架成功置入,术后通过重复造影显示,其中42例患者的近端破口位置完全封堵,3例患者在放置第一个支架后,远端出现了一定的内漏情况,通过实施一定的治疗操作后,其内漏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其中2例患者的右边肾部分出现了严重梗死情况,手术结束后早期出现少尿情况,同时患者的BNP指标明显升高,及时对患者开展利尿治疗过程,患者的肾脏功能、尿液量基本恢复正常,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发现患者的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都明显扩大,这表明了远端夹层也出现了显著消失,同时患者的夹层近端假腔内出现了血栓情况。本次治疗研究的全部患者都没有出现支架位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症状,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在术后随访调查两年内,患者全部存活,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

3.讨论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后,可以让血流不再通过内膜破口位置进入到夹层中,这样就不容易造成对已经扩张的胸主动脉外膜产生较大的冲击[5],通过这样操作后,可以有效的预防破裂情况的出现,保证患者的有效康复和痊愈。同时这种治疗方式的实施和利用,为主动脉夹层治疗过程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机会,创造了新的技术,形成了一种先进的微创治疗方式,不断提升了治疗效果。一方面实现了对原发破口情况的封堵处理,同时也可以避免假腔发生破裂等情况,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实现了准确定位,有效治疗。通过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的治疗工作开展,可以降低夹层破裂的发生率,促进了主动脉及其相关分支的供血,使得临床疗效不断提升,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方式以及整个治疗过程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全部实施CT增强扫描诊断和检查,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对其治疗效果加以综合评价和分析探讨,结果发现1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所有患者支架成功置入,术后通过重复造影显示,其中13例患者的近端破口位置完全封堵,2例患者在放置第一个支架后,远端出现了一定的内漏情况,通过实施一定的治疗操作后,其内漏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这表明了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方式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连军,孙立忠,朱俊明等.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41-143.

[2]时华.带膜血管支架胸主动脉夹层瘤(Ⅲb)隔绝术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6):19-19,23.

[3]王家平,杨达宽,杨青等.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附29例报告)[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2):130-133.

[4]王家平,杨达宽,李迎春等.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的经验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90-92.

[5]王家平,韩正林,袁曙光等.带膜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附29例报告)[C].//第五届中国西部介入放射学术大会论文集.2007: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