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主动是一种不常见但可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在美国(人口约为2.4亿),每年至少发生6000例,但准确数字难以确定,因为许多病例未被诊断。在大系列的尸解研究中,其流行率为0.2%-0.8%。主动的最高发生率在60-70岁年龄组,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40岁以下的主动最常见于马方综合征的患者及孕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Β阻滞剂 粘合技术 人工血管内支架 手术治疗
  • 简介:<正>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胸痛于2009年11月就诊于当地医院。查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发现主动(aorticdissection,AD),予以保守治疗1月余后症状明显缓解,胸痛未再发作,为进一步治疗于2009年12月21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修复术 再发作 患者 主动脉弓 颈总动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StanfordB型主动是一种复杂、相对常见、危害性大的疾病。解剖上常表现为降主动壁部分撕裂后形成假腔甚至破裂。早期,复杂的B型主动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或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早期死亡率高,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夹层动脉瘤。1999年Nienaber和Dake提出腔内治疗B型急性主动。此后,主动腔内修复术成为主动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主要回顾主动的进展及并发症。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瘤临床特征,以提升主动瘤诊治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主动瘤患者23例,并就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诱因病史、诊治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3例主动瘤患者中,共误诊11例,误诊率为47.83%;经治疗后,15例救治成功,成功率为65.21%。结论主动瘤的病因以高血压居多,而及早诊断、治疗对降低主动瘤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死亡率极高。通过60例病例的整理和比对,结合日常护理工作,探讨主动的护理。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其住院的奇偶数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其临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临床经验。方法:主动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腔内血管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内漏。降主动及腹主动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及腹主动真腔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腔内血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支架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A型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科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58例TEVAR术后再发A型夹层患者的资料。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57.0±6.7)岁(范围:31~71岁)。术后再发A型夹层距TEVAR的时间[M(QR)]为37 d(72.8个月)(范围:1 h至14年)。48例急诊手术,9例亚急诊手术,1例转运至手术室途中因夹层破裂死亡。57例手术患者均行主动根部处理。54例于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全弓置换,3例(年龄>65岁)于浅低温下行弓部去分支吻合+升主动置换+弓降部覆膜支架植入术。结果手术时间(445±32)min(范围:382~485 min),主动阻断时间(103±19)min(范围:89~133 min),心肺转流时间(189±27)min(范围:162~221 min),术中出血量(665±343)ml(范围:450~1 750 ml)。术后ICU停留时间5(6)d(范围:2~27 d),术后住院时间14.0(4.5)d(范围:2~36 d)。死亡3例,包括严重脑部并发症2例,严重肝功能不全合并消化道出血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随访0.5~7.0年,1例术后3个月发生左冠状动脉吻合口漏,行再次手术,2例再次行胸腹主动置换,其余患者CT血管造影未见吻合口漏和支架扭曲膨胀不全。4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术后2年突发脑梗死。结论TEVAR术后再发A型夹层多数与支架移植物相关,积极的外科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 血管内手术 支架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遇到主动情况时,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要注意血压的观察和护理,安排好疼痛与休克观察与护理,应注意心理护及其它护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严密地观察病情,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熟练的抢救技术,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给予恰当的护理,是减少猝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作者: 崔晓丽,田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 第3期
  • 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 简介:主动是一种较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在临床中,主动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其容易被误诊属性,主动疾病需要在临床中予以甄别,通过精准的科学甄别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主动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治疗效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对主动的治疗优势在于控制基础疾病、Stanford B型主动的治疗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调理。基于此,本文筛选了中医诊治主动的相关文献,从中医诊断、防治、术后调理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主动脉夹层
  • 简介:病人男,62岁。因胸闷、乏力3h伴出汗于2004-05-30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服药不规则,疗效不确切;10年前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化疗1次,未复发。入院查体:T36.5℃,P58次/min,R18次/min,BP109/80-mmHg,神志清,精神稍差,发育好,营养良好,主动体位;皮肤稍湿冷,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瞳孔正常,颈部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分析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