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邓文雄

邓文雄(四川省大英县河边镇星花小学四川大英629300)

[内容提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人必须具备和基本素质。小学阶段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一位思品老师思考和严肃对待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校门,拥抱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认识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主题词〗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只有让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育真正活起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的需要,学生的道德生命才能生动、完满。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学科,在受重视的程度上远远不够,再加之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一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注意一些教学技巧的使用,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如何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具有生机和活力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技巧:

一、抓特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我们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传统思品课的弊端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必须让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加深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才能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总目标。

有生活,才有感受;有实践,才有体验。《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善于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给学生讲解,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抓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的最主要形式,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了决定品德与社会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开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要知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想使得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注意在上课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利用有趣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兴趣。例如,我在上到《可爱的地球》这部分的内容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了解地球这一全人类共同的家园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他们对于地球的热爱之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并没有在上课开始就切入主题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观看几张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以及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一些影视图片。

这些美丽而奇妙的图片对学生的视觉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激发了他们对于地球以及太空都充满了好奇。一旦在上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必然会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认真听教师讲课。

三、抓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在理解和接受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通俗点来说,如果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上只是给学生讲一些大道理,可能很多学生根本就听不懂。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例来引出理论知识。

1、利用网络知识,加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求购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在一起,使网络成了信息的万花筒,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呢?我在讲到“络连接你我他”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在上课之前就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与网络有关的资料,看一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究竟有哪些用处,上网我们应注意些什么?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拿出来,最后经过总结我们发现,网络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上网查阅信息、阅读书籍、网上购物。同时,网络上有很多垃圾信息,我们要在利用网络的同时,健康上网,文明使用等等。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的事例来讲解知识,不但可以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进行社会首先教育,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2、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拥抱社会。课堂是我们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唯一的场所,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走出课堂,在课堂以外进行学习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倘若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这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例如,在讲到“自强自立”这部分内容时,我就组织学生去社区参加一些义务劳动,让这些平时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的孩子们感受劳动的艰辛,体会自强自立的重要性以及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的成就感。通过这些简单的课外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强实践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这个学科承担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观等重任。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钻研学科知识,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努力把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上得既有趣生动,又具有教育意义,并努力以这门学科为契机,为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