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病人突发意外事件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对精神病人突发意外事件的思考

康志强王剑萍

康志强王剑萍(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河南洛阳471013)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52-01

【摘要】总结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突发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认为环境、护理管理、护理人员资质、精神病症状的支配、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自身等危险因素是造成突发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住院环境、加强病房的管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能力培训、加强病人的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突发意外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精神科突发意外事件

本人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多年,深刻认识到精神病患者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对安全护理工作的最大考验。本文主要探讨精神科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以期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人身危险及损伤破坏行为[1]。突发事件不但对病人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会对医院、社会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由于精神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或不良反应等影响下常常会发生坠床、摔倒、猝死、外走、暴力行为、自缢、噎食、吞食异物等突发事件[2],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个人认为,造成此类突发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环境因素

病人住院期间,由于医院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设备陈旧,如病床无护栏,导致病人翻身时、睡眠中和神志模糊时发生坠床;又如地面湿滑、走廊两旁无扶手、病房结构不合理,导致病人摔倒等[3]。

(2)护理管理因素

临床上出现的安全事故大多与不认真执行操作常规有关。精神科虽把安全护理与管理作为重点来抓,但执行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仍是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未按要求巡视,擅自离岗,病人把毛巾结成绳在厕所自缢未遂,撬开防盗窗外走等。

(3)护理人员资质因素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风险防范意识,由于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对精神科症状学掌握不好,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一些安全制度不能很好执行,病情观察不到位,安全检查不仔细,不能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时常造成突发事件的发生。

(4)精神病性症状的支配

精神病患者常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支配下,利用衣服、被单、毛巾等编成绳子自缢,利用窃取的尖锐物品,如打碎的玻璃等割破血管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病人自知力缺失,对医院环境陌生,内心产生恐惧而出现攻击性举动;病人意识模糊或错乱,为了保护自己而先发制人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伤害[4]。

(5)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精神病患者由于病程时间长,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许多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副反应,造成病人突然跌倒、噎食等突发事件。

(6)患者自身因素

由于患者年老体弱,骨质疏松,有的伴有躯体疾病,加上精神发育迟滞及老年痴呆患者的增多,常易造成骨折、猝死、噎食的发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为了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改善住院环境,尽最大可能完善基础设施,为患者创造安全的治疗环境,减少隐患;二是加强病房的管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夜间不定时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交接班。三是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能力培训,尤其是对低年资护士要加强理论知识及精神科专科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应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防范意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严格按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迅速进行救治,将危害降到最低。四是加强病人的管理,对病区需要特殊观察的病人要做到集中管理,设专人护理。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每天严格交接班。

精神病人突发事件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如环境因素、护理管理因素、疾病因素、治疗因素等,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2-90.

[2]沈渔邨.精神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62-173.

[3]杜秀梅.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B].中国民康医学.2010.(10).

[4]肖风新,李凤香.邓筱璇.住院精神病人夜间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A].现代临床护理.2009.8(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