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5-06-16
/ 2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刘雪珍

刘雪珍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充分说明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对学习喜爱或厌恶的心理反映。爱学习的情感可发展成为学习动机,内化为学习动力。爱学习的学生表现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并勇于克服学习中困难,以学为乐。反之,厌学的情感,学习变得乏味,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在外界压力下被动学习,使其思维、理解、记忆等能力都受到阻碍。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

动机通常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愿望所作出的努力。它是一组激发行为,指明方向的因素,是行动的内部动力。在英语学习中,只有动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才得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调动。如果学生能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摸索学习方法,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说明内在动机得到了激发。但部分同学学习动机不明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进取心及竞争意识,这样会大大地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国际、国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一些成功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英语不仅是学校课程中的必修课,还是当今社会上极其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经常为学生讲解西方国家的风俗和礼仪,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其认识到学习英语的时代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学生只有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

二、优化课堂教学教法,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要使学生对英语深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应该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与时俱进。并且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①进行情景教学。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英语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多媒体、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学习的真实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形象,有趣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在外语课上可以用动作表演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图画烘托情景,用电教模拟情景,用表演体会情景。只有这样,英语课上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就会感兴趣,并由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教授chair,book,pencile,cup,ruler,river等单词时,可直接演示实物,而对于某些事物,可以利用简笔画在黑板寥寥数笔,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

②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法的多样性,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诸如小组讨论、二人对话、角色表演、小游戏、猜迷等多种活动,还可以进行freetalk,askandanswer,discussion等,都能产生这种效果。有时一些复杂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分组讨论,并在课堂上展开评比活动,老师适当的给予指导与评价,这样每组的组员都会纷纷献计献策,不甘落后,而且在课堂上还可以倾听其他组的观点。此类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情景教学和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这一过程的转变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

三、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愿学”

1.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上课时应充满激情,要善于表达积极的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和蔼的语言,温暖的话语能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如果教师热爱学生,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无疑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因此,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妄下断语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能够从别人认为的差生身上找到闪光点,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为此,不仅在学生正确回答完问题之后给予“Good!Excellent!Great!”之类的肯定,还设置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暂时后进生”的积极性。

2.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上课时要充分发挥英语的非语言优势,于是发挥“非语言”优势,便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当地补充、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老师:“Whocananswermyquestions?Pleaseputupyourhands”时,可举起自己的手给以示范,同时满含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班;当老师说:“sayittogether”时,可以双臂前伸,掌心向上,抬起双手,作鼓励状……长此以来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学生一定会掌握这门语言。这些身势语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具体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磨砺坚强意志,使学生“能学”

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同时也是磨砺其坚强意志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目前许多中学生的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继而对英语学习自暴自弃。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充利用教材和现有的教学资源,努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如通过教材上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刻苦和坚强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通过英语知识竞赛途径,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不断追求上进,做到能败能学,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心理压力。课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英语口语角,开展朗读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勇于开口说英语的胆量,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

五、尝试成功体验,使学生“敢学”

成功的体验会激起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自信心,大大增强求知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相反,害怕、忧愁、挫折感、失败感等消极情绪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处于心理压抑状态中,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躁,不要使用训斥、惩罚的方法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尤其不能歧视对后进生,并且还要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以此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见错就纠,不能全盘否定,相反,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耐心地帮助分析错误原因,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新知。切忌讽刺挖苦,采取急躁情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采用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于基础薄弱、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充分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以及在英语学习上渴求进步的需要。对少数优等生,适当提高难度以增加语言的创新性、超前性,由此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敢于学习英语的信心。

总之,教学既是教与学知识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丰县群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