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兼谈嘉庚精神、嘉庚思想在集美中学的传承、发展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6

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兼谈嘉庚精神、嘉庚思想在集美中学的传承、发展与实践

张勤勇

【摘要】嘉庚精神、嘉庚思想是集美中学的宝贵财富,是集美中学的教育价值观的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集美中学的校长,应该担负起传承嘉庚精神、嘉庚思想,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转变的重任。本文在总结概括嘉庚精神、嘉庚思想的内涵的基础上,从爱国主义、全面发展、诚毅精神、科学求真、侨的思想、有教无类、尊师礼师七个方面展开阐述,逐一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传统是怎样的?为何要引领与转变?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关键词】教育价值观;嘉庚精神;嘉庚思想;办学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物质文化的创造,作为一校之长,是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转变的舵手,是学校教育阵地的旗手。

集美中学是一所有90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嘉庚精神、嘉庚思想是集美中学的重要的教育价值观。嘉庚精神有其本质的特征、主要体现、精髓、传统本色和时代特点。嘉庚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爱乡谓之“忠”,是嘉庚精神的本质特征;倾资办学谓之“公”,是嘉庚精神的主要体现;实事求是、言信行果谓之“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谓之“毅”,是嘉庚精神的精髓所在;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谓之“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谓之“俭”,是嘉庚精神的传统本色;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谓之“革新”,是嘉庚精神的时代特点。而嘉庚思想包括:教育立国的战略思想,重视职业教育的思想,重视学风、校风建设的思想,重视华侨华文教育的思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专家治校的办学观,知行一致的教学观,有教无类的普及观。

总之,嘉庚精神、嘉庚思想是丰富的。在集美中学的传承、发展嘉庚精神、嘉庚思想的同时,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对集美中学校长来说十分重要。本文试选取七个角度谈谈作为厦门集美中学校长如何传承嘉庚精神、嘉庚思想,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转变。

一、做好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与转变

首先,传统是怎样的?

集美中学爱国主义的精神财富首先来自爱国爱乡之“忠”。陈嘉庚一生公而忘私、忧国忧民、刚正不阿、忠于祖国和中华民族,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他早期拥护孙中山、支援辛亥革命、靖国御侮;抗日战争中在南洋团结华侨奔走呼号,支援祖国抗战的功绩有口皆碑。他1940年率慰劳团回祖国考察,成为他一生最大的思想转折,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注入了崭新的内容。他忠奸分明、疾恶如仇、对蒋介石集团的种种倒行逆施严加揭露抨击,对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罪行予以无情痛斥,提出过“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伟大提案。讲究大是大非、勇于伸张正义的陈嘉庚,以其德高望重,再次当选为南侨总会第二届主席,“总会陈主席嘉庚,公忠谋国,一生如一日”,“而识足以辨奸,才足以服众,德望足为群伦钦式,徒因守正不阿,刚毅质直,每当有事之时,辄招无根之谤”,充分显现了他那股嫉恶好善、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他勇于与外国反动势力作斗争,不论是对荷兰、英国殖民者,还是对日本、美国侵略者,都表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

解放战争时期,陈嘉庚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祸国罪行的揭批更加淋漓尽致,数次呼出若要国民党政府还政于民无异于“与虎谋皮”的警世之言11950年他回祖国定居后,与共产党肝胆相照,积极地参政议政;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为家乡建设和祖国事业的兴旺献计献策;特别是他临终前仍强调台湾必须归还中国,“最要紧的是国家前途”,这是陈嘉庚精神的核心和本质。

在集美中学的办学历史中,曾经有过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和学生,投身革命,成为优秀的革命家和民族英雄。有过一次次的爱国义举和爱国教育活动。如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甘愿沙场征战死,不平倭寇誓不休”,其言行都成为集美中学爱国主义的精神财富。

其次,为何要引领与转变?

近些年,校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导致学生甚至教师对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无法落实,

甚至认为嘉庚爱国精神也是高高在上的。同时,出现抽象说教,让学生觉得枯燥、空洞。这样,爱国主义作为嘉庚精神的重要部分,作为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无法落实到德育教育中,需要校长来引领、转变。

时代发展了,环境变化了,学生的物质生活和思想,跟以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时间上,陈嘉庚离学生越来越远,学生对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主义行为及精神的认识也逐渐拉开距离。要继承、发展陈嘉庚爱国主义精神,要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的引领,就要适时变化。

最后,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应该具体化,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近年来,学校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大力开展衷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活动”,把爱国、爱乡、爱校、爱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师生明白,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实在的、跟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

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活动化,化说教为体验。学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有声有色。每周一上午7:10全校师生常年坚持升国旗,共唱国歌和校歌。重要节假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观看革命电影,唱革命歌曲,书写春联,制作灯笼比赛,制作中国地图,文艺表演,中华经典诗歌朗诵会,表彰先进,举办弘扬正气、志气、士气的手抄报展览,宣讲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爱国事迹,时政宣传,为学校、为嘉庚先生的家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

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应该结合形势,化空泛为真切。如地震捐赈,海啸捐赈,捐助学校患重大疾病的教师学生等。特别是汶川大地震的捐赈,学校布置好会场,组织好仪式,结合形势教育,给学生一次真切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做好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引领与转变

首先,传统是怎样的?

集美中学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来自陈嘉庚先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陈嘉庚自办学伊始,即确立了科学、先进的教育方针:德、智、体三育并重,德育为先,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要求集美学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指出:“有一部分同学,锐意攻书,而对于课外运动不甚注意,是未悉三育并重之宗旨也。”他极力反对把学生培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主张学校教育“不但教其识字而已,其它如知识、思想、能力、品格、实验、体育、园艺、音乐以及其它课外活动,均须注重,与正课相辅而行。”

陈嘉庚十分强调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爱祖国、爱人民教育。1918年4月,他在《致集美学校诸生书》中写道:“诸生青年志学,大都爱国男儿,尚冀慎体鄙人兴学之意,志同道合,声应气求,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懿欤休哉,有厚望焉。”他所创办的学校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因而师生的爱国热情高涨,许多人早期就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嘉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把自己造就成具有真才实学、有实际本领、能造福于社会的人才。在重视书本、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他在集美学校创建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购轮船、造游泳池,建立各类实习工厂和农林场,添置一流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这在当时全国同层次学校中是最完备最先进的。

陈嘉庚把体育教育、体育运动和体育设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他创办的学校,都把体育列为一门必修课,都拥有充足、先进的运动场和运动设施,都定期举办运动会。他在集美学校第二届运动会上致词,说:“平日在校观诸同学对于各种运动颇知奋勉,良堪欣慰。”勉励学生“注意体育勤习运动”,“挽吾国积弱之颓风,矫社会搏沙之陋习,胥于诸生是赖。”

集美中学办学90周年,涌现出各行各业的大量人才,正是陈嘉庚先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以及集美中学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的成果。

其次,为何要引领与转变?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高考“指挥棒”效应,导致很多人的“唯分数英雄论”,“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单一评价标准,出现“高分低能”,高智商低情商,甚至类似马家爵一类的畸形学生。所以,引领师生乃至家长、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继承并发展陈嘉庚先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势在必行。

集美学校特别是集美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像艺术大师黄永玉,受江泽民总书记“代表中国人民感谢”过的李尚大先生等,他们并不是分数排名第一或拔尖的人,但是学校给了他们全面发展的环境,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如今集美中学受生源限制,无法赶上厦门市、福建省很多一类学校,无法跟这些学校比分数,必须继承并发展陈嘉庚先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走长远发展规划,走全面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后,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学校长期坚持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办学方向,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四十个一”的规范要求。(2)学校以“诚毅”为目标,切切实实地抓好班级建设,提出了学生成长“十个一”和班级工作“十个一”工程。(3)长年承办福建省青少年德育夏令营,为全省优秀学生干部提供良好的嘉庚精神德育教育。(4)成立集美中学义务导游队,学生参与的“义务导游”实践活动多年来接待了海内外游客6万多名,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示范队、厦门市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5)长年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学生社团活动。南薰文学社、福山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管弦乐队、艺术团、爱心社等50余项社团活动红红火火,丰富了校园文化,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潜能。(6)成立集美中学诚毅学生电视台,节目荣获全国百佳中小学校园电视奖。(7)校园文化活动硕果累累。自办的校报《集美中学》获得全国中学99佳文学社刊(报)特别奖,其中数百篇学生佳作在市级以上报刊媒体发表;艺术团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获市中小学比赛一等奖,民族舞蹈《达板城的姑娘》获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第一名。(8)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彩,多次荣获省级优秀夏令营称号。2006年被厦门市教育局评为“厦门市夏令营先进集体”。(9)创建青年团校、青年党校,引导青少年学生不断进步。(10)开设学习方法和学生成长心理学课,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和健康心理引导。(11)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做到有“三心”即爱心、细心、耐心,“三优”即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扬鼓励优先,“四点”即挖掘闪光点、扶植起步点、把握反复点、促进飞跃点,“四不准”即不准歧视、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准赶出教室、不准推出校门。

这样,学生的德育突出了,思想端正了,注重全面发展了,注重心理健康、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了,而不是唯分数是问了。

三、做好诚毅精神的引领与转变

首先,传统是怎样的?

集美中学的诚毅精神,来自陈嘉庚先生的诚毅精神。“诚毅”是集美中学的校训,是陈嘉庚先生拟订的。陈嘉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但是“诚毅”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其实践楷模。陈嘉庚指出过,为人的起码要求是有诚信,把诚信看作是伟大领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及时向华侨汇报回国考察重庆延安等地“耳闻目睹各事实”,那种唯实求真、“直言不欺隐”的风范,表里如一,“其诚之度,可谓至矣!”他就是这样一位“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之所不敢为”的“诚实公正的人”。陈嘉庚有着非凡的毅力,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他忠心报国、倾资办学、攻揭奸贼、坚信胜利、振兴经济、著书演说、勤俭生活、开拓革新等,他毕生的艰辛旅程正是这种顽强毅力的真实写照。例如,当陈嘉庚公司陷入困境,有人劝他停办或缩小“两校”的规模,他果断说:“余不忍放弃义务,毅力支持”,表示“果不幸因肩负校费致商业完全失败,此系个人之荣枯”。再如当陈嘉庚确认了陈仪在闽“苛政如虎,率兽食人”的事实后,就不间歇地把陈仪批得体无完肤,表示要沿途声讨到陈仪倒台,决不附和潮流。可以说“诚毅”的根须触及到陈嘉庚精神的每一个角落,是其精髓所在。

诚毅精神影响了很多人。萧忠明校友,把“诚毅”作为公司的文化,教育教导公司每一个员工实践“诚毅”文化,公司气象非凡。

其次,为何要引领与转变?

多年来,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导致诚信缺失。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对食品质量的诚信绝望;独生子女多数成为“小皇帝”和“温室里的花朵”,抗压受挫能力低。寻找心理辅导的越来越多,自杀跳搂的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学校原有的“诚毅”校训及其“诚毅”教育,必须要发展,校长必须引领陈嘉庚先生的诚毅精神在集美中学的发展,引领集美中学师生新的诚毅教育价值观。

校长认为,诚毅教育价值观,首先是学校领导的诚毅思想观和诚毅行为观。所以,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上求真务实,,然后,抓校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整体提高,全员发达。

最后,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大力开展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八荣八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大力促进校风、学风、教风的提高与进步。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学校教育有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学校领导成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始终坚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做到思想清醒,政治坚定,作风务实,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赢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求真务实,学校工作不求虚名,不搞形式主义,坚持贴近时代主旋律,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师生实际,把握师生的思想脉搏;贴近学校发展实际,把握学校发展脉搏。把学校工作同解决学校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同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党课学习,青年党校、团校,鹭江讲坛,教学论坛,教学沙龙,博客论坛,周三政治学习制度,教工例会,班会课,谈心活动,学情调查,师德师风调查,心理咨询,读书笔记交流,演讲比赛,班刊评比,手抄报活动,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社团活动,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家访,工会之家,嘉庚精神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成为新时期学校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党组织、工会、团组织、社团、关工委、妇女组织、年段、班级、各职能部门为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把温暖送到师生心中。如,对教职员工结婚、离退休教师及教师家庭生、老、病、死的关心、慰问,户外健身运动的组织,周六工会舞厅活动室的开放,外地教师、单身教师重大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聚餐,校报上对教师生日的祝贺,对教师家属下岗再就业工作的解决安排,对新调入、新分配教师临时住房问题的解决,教师办工设备的改善,对教师培训、考察、学习、科研的支持,制定优惠措施引进优秀教师,打造名师工程,对贫困生、特殊家庭学生、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学习资助,对新疆班学生、毕业班学生、优秀生的关心、鼓励,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困惑的正确引导、关心、爱护,对住宿生宿舍、校园的物业化管理,对学校办学条件的完善、优化、美化,班级建设“十个一”及学生成长“十个一”工程建设等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做好科学求真的思想的引领与转变

首先,传统是怎样的?

集美中学科学求真的教育价值观来自陈嘉庚科学求真的思想。陈嘉庚先生早在1922年亲自主持兴建科学馆,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教室,1932年增设第四层作为气象台;花重金,从世界各地收罗很多珍惜标本,作为学生学习使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购买2艘船作为学生实习之用。陈嘉庚先生生前把自己的陵墓所在地鳌园建成“博物观”,通过石雕,把生物、动物、工业、农业、军事、天文、地理、卫生、文学、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展示出来,让游览者学到科学。

其次,为何要引领与转变?

主要是教师的科研不够。很多教师一本书教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有的教师靠教参过日子,照本宣科,不研究教材,不研究学生,不研究学科科学以及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科学的新成果。导致知识陈旧,教法老化,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科研是手段也是起点。只有引导教师走上科研之路,走进科研天地,具备良好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教师才能按照教学规律教学,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科学的要求。否则,不仅科学的知识的传授会落空,教学的科学性也只能是空谈。

最后,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学校制定《教师十不准》之一就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事不能做”,引导并提倡教师建立科学求真的教育价值观。拟订以“教育应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抓手,以弘扬嘉庚精神为主线,以培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双翼,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办学思想;在突出“科学素养”的同时,把“科研兴校”作为办学方针之一。开设初、高中新课改“博客群组”,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实现了教育科研的新突破。目前,该栏目年点击数达20余万次以上。学校及时总结经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出台了《集美中学网络管理办法》,正确地引导教职员工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反思、探讨、分析、总结、交流、转载。目前,学校的《南熏教研》、《集美中学校报》、《集美中学博客群组》有力地撑起了集美中学教育教学的科研蓝天。学校的教育科研有了新变化,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组研讨、教研组指导、教科室协调、专家引领”的教科研体制逐步形成,《集美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规划》、《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集美中学校本课程研训方案》、《教师教科研工作量化管理考评细则》和《集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规划》等文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章可循。由刘卫平书记、校长倡导并已坚持多年的每两周一次的“教师论坛”使全校教师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当中来,着力解决最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使每个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每月一次的新教师“教师沙龙”则通过事业上帮助、情感上沟通、生活上关怀引导青年教师政治上求进,业务上求精,能力上求强,将青年教师的主要精力吸引到教育事业上来。学校想方设法通过“内联外引”“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聘请华东师大、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全国各地的名教授名专家来校讲学,让全校教师能与时俱进,及时接受最前沿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教师在省级以上获奖的论文年年递增,2006-2007学年年仅高中教师在CN级发表的论文近100篇(几年前每年发表在CN的文章不超过3篇)。承担的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个,其中《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等国家级课题通过验收,并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五、做好侨的思想的引领与转变

首先,传统是怎样的?

集美中学侨的教育价值观来自陈嘉庚侨的思想。陈嘉庚侨的思想,包括注重华侨、华文教育的思想和注重侨务的思想。陈嘉庚侨居海外60年,深感华侨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十分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学校建设和归国侨生的教育。他举办华侨华文教育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传承和光大中华文化,加强华侨与祖国的联系;二是提高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三是促进侨居地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他认为,一个国内小孩不接受华文教育,长大后仍是一个中国人。然而在国外,一个华人不学中文,不讲国语,他将被外国文化所同化,最后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东南亚华文教育蓬勃发展,至抗日战争前夕,华文学校在马来亚多达1000余所,在东南亚超过3000所。集美中学创办初期,陈嘉庚先生即规定:“南洋各地华侨小学毕业生,如有志回国升入中学者,由新加坡本店予以介绍函,概行收纳,到校时如考试不及格者,则另设补习班以教之,此为优待华侨派遣子弟回国而设,此例永存不废”。

1953年,在他的努力促成下,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立,专门接收归国侨生补习文化准备报考大专院校。他说:“集美学校所以特别欢迎华侨子弟入学,盖亦有感于是而谋挽回其祖国观念也。”集美中学人数最多的时候是1957年,侨生达1618人占当时学生总数的41%。集美中学成为“侨生摇篮”,培养出丁文治、白刃、黄建中、李海晖等议大批知名侨生。

其次,为何要引领与转变?

集美中学侨生的招生中断很长时间。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变了,国际关系也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变化。世界上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孔子学院在国外开设100多家,海外华侨华人把子女送回祖国学汉语的越来越多,文化输出凸显出必要性。

随着对台关系的缓和和交流的加强,随着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往的增多,引领全校教师恢复“侨”的传统的同时,发展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这是必要的。集美中学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就引该引领教师们继承“侨”的传统的同时,发展出“文化输出”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最后,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2001年起,学校恢复面向全省招收高一新生,并继续面向港澳台、东南亚招生,寒(暑)假举办各种冬(夏)令营,举办各种活动和学习、培训班,经常接待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教师、学生、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冬令营等,开展各种培训、联谊活动,如2005年12月31日,印尼200位师生莅校与师生共迎新年,入学生家庭体验生活,开展文艺表演;2006年12月23日,马来西亚143位华裔青少年与我校学生举行联欢活动,入学生家庭体验生活。与新加坡华侨中学、中正中学、台湾台北板桥国中、香港福建中学、文莱中华中学等共建,签订姐妹校协议或友好往来协议,为双方进一步往来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学校还着重开展华文培训,接受海外短期、长期师生游学团来校学习,进行基本汉语培训,讲授中华优秀文化,上唐诗宋词课,上制作中国结等手工课,受到欢迎,取得良好效果。2007年9月一批海外学子到我校初中部学习。目前已有泰国、日本、印尼等十多个外国留学生长期在学校读书。集美中学“侨”的传统得到有力的恢复。2005年学校被评为我市外事工作先进集体。

新时期学校还适应新的要求,加强对台交流,与台湾、金门往来密切,实现了对台教育的新突破。近年来,学校多次派出学生艺术团、管弦乐队到金门演出,受到好评。仅2006年,我校就接待了铭传大学、台中慈明高中、桃园教师直笛合奏团、台湾形象综艺团等团队,进行教育交流,进行文艺演出。2006年10月底还举行了首届海峡两岸姓氏源流竞猜活动。2006年12月,分2批派出200多位老师到金门参观访问。2007年2月,与台北板桥国中签订姐妹学校友好协议,2007年8月份,成功承办首届海峡两岸百名校长论坛。

六、做好有教无类的思想的引领与转变

首先,传统是怎样的?

集美中学有教无类的教育价值观源自陈嘉庚有教无类的思想。陈嘉庚在《论潮州大学》一文中提出了“盖有教无类,乃教育之目的”的鲜明主张。他办学是面向大众的。他说:“我们办学,不能有地方界域之见。我们办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国家造就人才。”因此,他创办的集美学校,学生来自闽粤等省和东南亚各地。厦门大学甫一开办,即向全国招生。

他办学特别优待贫寒子弟就读。他办师范学校,并从农村贫寒子弟中选拔优秀学生,以便将来推广教育。后来他开办水产、航海教育,也强调要招收渔区贫寒子弟入学。他在集美学校明文规定:学生学费全免,供给伙食,贫困生另给津贴。此外,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发放被席蚊帐和统一制服。当时,福建、广东两省许多优秀的贫寒子弟纷纷负笈集美,毕业后成为当地普及教育的骨干和社会各界优秀人才。

其次,为何要引领与转变?

陈嘉庚有教无类的思想主要还是在生源上,厦门集美中学有教无类的教育价值观不仅打破生源限制,还打破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限制。

学校校长认为,中国的中学和大学,培养的人才出现片面化、单一化,高中生都考大学,考上大学没好专业,专业太单一;大学拼命扩招,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所学知识太单一。所以,随着突破教学知识的限制,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限制乃至空间、地域、主体等单方面的限制都被集美中学突破了。

集美中学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价值观中,“无类”实质上是“多类”“不限制于某一类”。这样,集美中学就走出了“应试教育”的怪圈,走上了“素质教育”的良性循环。

最后,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如今,集美中学经过近90年的发展,充分发挥侨字特色,学校办学越来越呈多元化特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随着海峡西岸的建设,随着国家民族教育的发展,学校日益扩大与东南亚各地,与金门、台湾等地的办学交流,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根据国家的部署,承办新疆班,为民族教育的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多区域的教育交流:有国内的,国外的(东南亚);省内的,省外的;厦门内的,厦门外的(闽台);集美区内的,集美区外的;中学范围内的,中学范围外的;教育范围内的,教育范围外的;汉族的,少数民族的……等区域的教育交流,提高了集美中学办学眼界,扩大了集美中学的办学影响。

2.多内容的校园教育: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各方面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安全、卫生、纪律,劳动,节约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全面的进步,学生更加明是非,知荣辱,辩善恶,识美丑,有才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有书院文化,又有大地文化,阳光文化。

3.多主体的教育融合:学生,教师,群众;名人,教授,普通百姓等活动主体,共同为集美中学的发展献计献策。讲学,讲座,PK成为热潮。

4.多形式教育方式:正式的,有室内的教育,如办公室、会议室、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正规的教育,也有室外的教育,如夏令营,社团,户外活动,操场活动等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非正式的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散步,闲聊,相处的思想对话、交流、沟通、期望、碰撞。

5.多样的教育平台:如教育论坛,教学沙龙,教学PK,教育博客,演讲,辩论,社团活动,各种竞赛等把集美中学的教育教学办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6.众多的教育与活动场地:如陈嘉庚故居,归来园,鳌园,李林园,李林纪念馆,体育馆,科学楼,龙舟池,游泳池,植物园。

7.众多的教育渠道:党、政、工会、青年团、少先队、部队、关工委、街道、居委会、社区、上级组织、医疗卫生组织、校友会、校友……

8.多重的教育目的:育人,生活,成长。集美中学是学园,也是花园,乐园,是有歌声、笑声、掌声的学校。集美中学的教师、学生在这里生活,熏陶,成长。这里,既有思想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民主,交流,沟通,碰撞。既继承传统,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既是数字化校园,学习型校园,创新型校园,也是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的校园,更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校园。

七、做好尊师礼师的思想的引领与转变

首先,传统是怎样的?

集美中学尊师、礼师的教育价值观来自陈嘉庚先生严选校长,礼聘名师,专家治校的办学观。陈嘉庚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第一;而质量优劣,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他曾在给集美学校的电报中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喻指选择校长的重要性。他早年在新加坡担任道南学校总理时,曾规定选择校长必须品学兼优,并具学校管理经验。他在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时,几经周折,费尽苦心选聘可以委以重任的校长。集美学校创办初期两年多时间内四易校长;厦门大学创办初期,在校长的选聘上也是几经曲折三易其人。可见,陈嘉庚遴选校长是慎之又慎、任人唯贤的。

陈嘉庚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是,20世纪20年代初,全国特别是福建省优秀教育人才奇缺。他指出:“闽省千余万人,公私立大学未有一所,不但专门人才短少,而中等教师亦无处可造就。”为了实现大规模办学和高质量办学的目标,重金礼聘德才兼备的归国留学生及国内著名学者、专家。20世纪20年代中期,厦门大学规定教授月薪400银元、讲师200银元。当时月薪25元可养活5口之家。而复旦大学校长及教授月薪最高为200银元。因而,其时厦门大学人才荟萃。聘请著名教授、专家、学者来校作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

其次,为何要引领与转变?

集美中学要建设成省级、国家级示范中学,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质队伍,势在必行。

新形势的人才必须解决几个具体问题:其一是住房、待遇问题,解决物质基础问题,使之安居乐业;其二是发展问题,要让教师有发展前途和发展期望;三是荣誉问题,要给教师合适的荣誉,给他们精神的享受。可以说,近年来,集美中学尊师、礼师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和发展,就是重点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最后,如何引领、有哪些转变?

学校认真贯彻市委、市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谋划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在集美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研究制定并完善《集美中学关于引进人才的决定》和《集美中学名师工程建设方案》,明确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并在工作中牢牢把握“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根据课改新情况重新修定了《集美中学教师年度考评细则》、制定了《集美中学中青年教师素质发展性考评细则》、《集美中学教师教科研工作量化考评细则》,这些评价导向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成长中学理论,学模范,学经验,在研究中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教材教法、教师教风、教研教改、教室、教具的认识,理论会应用,经验会总结,风格会展示,专题会研究,模式会提炼,成果会推广,成了教师们的新追求。通过公开考试录用了一大批优秀教师;通过以名师建设为抓手推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鼓励教师培训、进修;选拔推荐德才兼备的同志担任学校领导工作;制定《集美中学教师标准》和集美中学教师“四不准”、“十不做”,制定《集美中学教学事故界定和处理办法》;开展师德师能修养和岗位大练兵活动。近6年,学校特级教师增加了4人,高级教师增加了50余人,省、市学科带头人梯队已经形成,有硕士学位和在读硕士学位的教师达20余人,69位教师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学校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层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007年我校还积极进行教师聘任改革试点,设置教学示范岗。2007年我校有1人被评为厦门市杰出校长,拔尖人才,有2位教师被评为“厦门市杰出教师”,有1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有多人获得省、市、区、校的表彰。许多教师被学生评为最满意的教师。许多教师年度考核优秀。优秀的教师队伍为集美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集美中学继承并发展陈嘉庚先生严选校长,礼聘名师,专家治校的办学观,

引导并建立其集美中学尊师、礼师的教育价值观,为集美中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师质队伍。

总之,集美中学在以上七个方面开展了引领和转变。提高集美中学办学品质,使得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讲解和说教,而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开蒙启智的觉悟,充满爱心的期望;使得教育的舞台不仅限于教室、学校,而是扩展到师生生活的每个地方,每个机会,每个瞬问,扩展到师生校内外的心灵感悟,理义思考,扩展到师生独处时的谨思践行;使得教育内容不仅限于教材、参考书,而是扩展到一切有益于学生创新进步的思想内容,真正进入用全人类的知识丰富头脑的境界,使师生具有活生生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精神世界,并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