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和自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和自悟

胡文德

【摘要】当前初中阅读教学轻视诵读和自悟,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下降。诵读和自悟是提高阅读感悟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诵读和自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努力实现阅读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感悟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重视;诵读;自悟

学生的阅读感悟力,即课程标准中所讲:“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能力。阅读教学只有重视学生的诵读,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自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力,发挥阅读的综合功能。

一、当前阅读教学轻视诵读和自悟

当前,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地位日益降低和淡出。为了抓进度应付考试,教师注重讲要考的、常考的,轻朗读“节约时间”;为了考试总分迅速提高,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做题、解题上,轻朗读“节约时间”。现在的课堂,学生读书声越来越少,甚至在学生对文章还不熟悉时,就进行浅层次的分析和讲解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有多少真正的感悟呢?平时对朗读培养的缺失,让学生养成了朗读的惰性,有的班级早读课比晚自习还安静。在课堂上读得少,在课外更不读,学生朗读的习惯差,阅读感悟力自然就差。对于一篇普通的现代文,读完后,不能概括主要内容和读不懂其中的内涵的初中学生越来越多。

二、诵读和自悟是培养阅读感悟力的主要途径

1.阅读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深层底蕴和情感不可能在抄写生字词、抄写段落大意、抄写中心思想中得到把握,只有朗读才能将其唤醒。古人在读书时非常注重朗读和背诵。对照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才明白他们们摇头晃脑的诵读,正是在传达着一种诵读带来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蕴藉与心理意趣。也正是他们诵读的“厚积”,才有阅读感悟力的提高,才有引经据典、出口成章的“薄发”。

只有以朗读为基础进行量的积累,才会有阅读感悟力形成的质的飞跃。就学习高尔基的《海燕》这篇课文为例,在多形式的诵读中,学生自己就能体会到海燕的无所畏惧的革命者形象。如果没有朗读,没有阅读感悟,只是老师分析海燕的形象和语言特点,不可能使学生的理解向纵深处飞跃的。

2.阅读要与自悟相结合

阅读自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难以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的判断形式,很难求得答案的一致性。大教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是自己读书。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积累后,达到“自悟”,才能形成强烈的阅读感悟。一篇课文的妙处,讲是讲不出来的,教也是教不出来的,重要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领悟。阅读课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体感受,不能用教师既定的阅读教案框限学生多样的阅读心得,必须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而这只能倚重“自悟”而非灌输。很多人在看文艺作品时,或落泪,或会心,或痛快,或牙眦欲裂……这都是阅读感悟的作用,是朗读积累而形成阅读感悟的结果。

读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韦应物的“神欢体自轻,意欲乘风翔”等就会得到科学的方法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如果这样的内容靠教师的讲解和被动的接受而非学生的自悟,就如同对一杯美酒羼水一样地塞给了学生,简直是对学生“自悟”的扼杀。

三、创设和谐的诵读和自悟氛围是提高阅读感悟力的保证

1.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和展示感悟的自信

心理学家勒温、李皮特所做儿童心理实验结果显示,只有在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水涨船高,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孩子,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要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行为,赢得学生对我们的喜爱与信任,努力创造出一种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在课堂上,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帮助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自我感悟的自信。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个性化的感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阅读感悟力的前提。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写在预习本上。上课伊始,并不急于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再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行解决。在默读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新问题,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本组共同的疑点提交全班,再由老师组织探讨,鼓励说学生出个性化的感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这样,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和感悟,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在学习交流中能够得到尊重和有效的引导,逐步养成良好的朗读和自悟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