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

马希宝马铭遥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课堂气氛宽松、活跃,“一言堂”变成了“纵声堂”,学生敢于发言,学生之间讨论,互相质疑问难,教师抛弃了“师道尊严”聆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教师用激励的语言、赞许的眼神、鼓励的手势,让学生树立自信,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氛围,一个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获取新知识。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是因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新颖,教学思路也很有创意,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在活跃的教学气氛背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在一节课中积极参与学习的总是几个学生,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却成了少数学生或个别优等学生为主体,讨论时声浪争高,细致观察,唱主角的不多,当配角的却不少,多数学生没事干。另外由于班额大,人数较多,每节课的有限时间里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增长了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自己不动脑,乐得轻松,整体教学效果没有多大提高。因此,合作学习就非常重要,合作学习势在必行。

1.合理建立合作小组,注重能力培养。由于班额大、学生多,可以多分些小组进行学习、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应以4-6人左右为宜。一般情况下,每组至少安排一名思维活跃、聪明能干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归纳总结小组意见,整理发言稿,指定交流发言人等任务。合作学习小组是以“合作”为基础,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学习合作”,让思维活跃能言善辩的学生带动那些总在课堂中做配角的学生,让人人乐于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畅所欲言,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优秀的合作学习小组,关键是培养好学习小组长,对小组长要定期培训,教他们怎样在小组中进行分工,怎样听取小组同学的意见,并归纳出主要内容,学会处理意见不统一、讨论离题等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在合作中进行关系的协调,提倡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互相争辩后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建立鼓励制度,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学习的方式满足了学生之间交流的欲望,获得了知识和成功的快乐,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往往有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能够表达得很好,有的同学不善于表达,他们表达总是只言片语。对这些同学教师要多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理清问题思路,从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小组学习是以个体为基础,让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有意识地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教师应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提高合作能力,人人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讨论中,一些学生发言过于积极,不让别的同学有发言的机会,对这些同学可以经常安排一些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并督促他们分好工作,要遵守合作规则,不抢别人的发言权,但允许他们帮助和指导别人。有些不爱发言的同学,他们很难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中,对这些同学教师要重视他们兴趣的培养,营造持久的群体参与气氛,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独立完成一些易于完成的任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让每一位同学都知道他们该将自己的努力与其他成员的努力结合起来,才能共同完成某项任务,逐步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