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进展

任红艳

任红艳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CCU无锡214002)

作者简介:任红艳(1971-),女,本科在读,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护理。

【摘要】介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紧急评估、护理(包括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药物疗效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48-01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急性左心衰)是心脏重症监护室常见的急危重症[1],是指急性发作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症,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造成的心肌坏死,左室收缩功能受损,高血压急症或严重心律失常使心脏负荷增加,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2]。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急性左心衰的护理进展报告如下:

1临床表现

患者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分,呈端坐位,频繁的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面色灰白或发绀、大汗、皮肤湿冷,有窒息感而极度烦躁不安、恐惧。血压早期可一度升高,随着病情的进展,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听诊患者两肺布满哮鸣音和湿罗音,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3]。

2紧急评估

评估患者有无气道阻塞,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有无脉搏,循环是否良好,一旦发现气道阻塞,呼吸异常,立即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气管切开或插管。评估患者神志是否清楚,一旦呼之无反应,无脉搏,立即予心肺复苏,并予呼吸机应用。

3护理

3.1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予対症护理:

3.1.1体位:立即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予四肢轮流结扎,每5min更换1次,从而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瘀血[4]。

3.1.2氧疗: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可以给予20~30%的酒精湿化,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3]。

3.1.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

3.1.4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胸片,心脏多普勒超声(CDFI)。并予中心静脉压监测。

3.1.5心理护理:急性左心衰时,严重呼吸困难使患者烦躁不安、焦虑、恐惧,有濒死感,加重了心脏负荷,护士除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外,还应多陪伴病人,告知病人医护人员已积极采取措施,不适症状会逐渐控制。

3.1.6饮食护理:进易消化食物,避免一次大量进食,不要饱餐。在总量控制下,可少量多餐(6~8次/日),应用襻利尿剂情况下不要过分限制盐摄入量,以避免低钠血症,导致低血压。利尿剂应用时间较长的患者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便保持通畅。

3.1.7出入量管理:严格限制饮水量和静脉输液速度,对无明显低血容量因素(大出血、严重脱水、大汗淋漓等)者的每天摄入液体量一般宜在1500ml以内,不要超过2000ml。保持每天水出入量负平衡约500ml/d,严重肺水肿者的水负平衡为1000~2000ml/d,甚至可达3000~5000ml/d,以减少水钠潴留和缓解症状。3~5天后,如肺淤血、水肿明显消退,应减少负平衡量,逐渐过渡到出入水量大体平衡。在水负平衡下,应注意防止发生低血容量、低血钾和低血钠等[6]。

3.1.8加强基础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

3.1.9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注意防寒,预防感冒,保持空气新鲜,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深呼吸运动。

3.2急诊室转运及搬动病人时,要待病人症状相对缓解后,保持端坐体位,把病人抬上平车,途中继续严密监测病人的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变化,调节输液滴速,随时处理病情变化。

4药物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4.1镇静药使用的护理:吗啡可使病人镇静,降低心率,同时扩张小血管而减轻心脏负担。应用时老年人应减量或改为肌肉注射,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或心动过缓。本组病例均全部使用,无不良反应发生。

4.2快速利尿剂使用的护理:如呋塞米、托拉塞米,静脉注射使宜稍缓慢,注意血压与尿量的情况,同时抽血监测电解质,防止血钾过低。

4.3血管扩张剂使用的护理:除并发心源性休克外,可选用硝普钠、硝酸甘油、乌拉地尔静脉微量泵应用,定时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剂量,要求控制血压使之不低于90/60mmHg。

4.3.1硝普钠:由微量泵静脉泵入,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超过6h后应重新配制使用。

4.3.2硝酸甘油:部分病人出现面红、头痛、血压下降、乏力主诉,连续使用2~3周可产生耐受性,避光使用。

4.3.3乌拉地尔:病人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烦躁、乏力、心悸、心律不齐、上胸部压迫感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原因多为血压下降太快所致,通常数分钟即可消失,病人无须停药。

4.3.4正性肌力药物:(有外周低灌注的表现或肺水肿者适用,根据平均血压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由微量泵中心静脉注入。

4.3.5洋地黄制剂:患者入院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后给予洋地黄负荷量,注意观察有无中毒征,包括胃肠道、心脏和神经系统症状,尤其合并有肾功能不全、低血钾、贫血、老年人等应特别注意。

4.3.6氨茶碱: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有效,宜缓慢注射。

4.3.7重组人脑利钠肽:是神经体液因子之一,具有抑制血管活性肽产生及利钠、利尿功效,还可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产生的心脏毒性,延缓心脏重塑[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其它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头痛、恶心、室速、血肌酐升高等。

4.3.8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心源性休克不能药物纠正时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是目前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新的有效方法,可使冠状动脉灌注增加,改善外周循环,减少主动脉舒张末期容量及心脏收缩时的左心室后负荷,从而增加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情况[7]。

4.3.9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内环境的稳定对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重视钾的变化,同时要重视低钠血症[8]。

5小结

急性左心衰发病急,进展快,表现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威胁生命,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紧急的评估,熟悉抢救的流程,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工作,仔细观察和护理,将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率,真正达到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

[2]朱文玲.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国际循环,2010年3月.第3期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9

[4]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6

[5]AnnM,Kapoun,B-typenatriureticpeptideexertbroudfunctionaloppositiontotransforminggrowthfactor2βinprimaryhumancardiacfibroblasts[J].circulationResearch,2004,94(3):453

[6]黄俊.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3月第3期.

[7]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8]张健.杨跃进.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11月第34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