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中的乡土地理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国情教育中的乡土地理教学

张晖

摘要:开展国情教育,是中学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从乡土地理教学的角度,提出几点抛砖引玉的意见即一,结合实际,注重知识的互相联系与相互渗透,以使学生了解乡情和国情;二,剖析典型乡土事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切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四,教师要平时多“烧香”,注重知识的积累,以利教学中信手拈来,派上用场。

关键词:国情教育;乡土地理;教学

Agresticgeographyteachinginstateofthenationeducation

ZhangHui

Abstract:Openingexhibitionstateofthenationeducationisanewtopicthatthehighschooleducationalcirclesfaces.Thewritercombineshis/herownteachingpracticeandtriesfromtheangleofagresticgeographyteachingandputforwardsomethrowtheopinionthatthebrickleadsjadenamelya,combinephysically,payattentiontothemutualcontactofknowledgeandpermeatemutuallytomakethestudentunderstandcountryfeelingandstateofthenation;Two,analyzethetypicalmodelagresticcasetostirupthestudent'spatrioticenthusiasm;Three,opentheteachingactivityoutsidethelessonthattheexhibitionenrichestomakethestudentisincontrolingknowledgefoundationandslicebodytocheckandfeelthedevelopmentandvarietyofhometown;Four,theteacherwantspeacetimetomuch"burnjossstick"andpaysattentiontothebacklogofknowledge,fortheconvenienceofteachinginatrandomtheNiancomeandbeused.

Keywords:Stateofthenationeducates;Agresticgeography;Teaching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相对稳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最基本,最主要,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总体实际情况和客观因素。国情教育则是使本国公民懂得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上述基本情况的教育过程。我国在地理方面的国情主要包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山河壮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地区差异大;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及我国人民克服自然灾害所作的努力;在经济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等七个方面。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系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的基本国情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坚强信念的教育过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为提高我国公民基本素质的一项基础教育。作为融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于一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地理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有大量的关于我国国情的地理事实材料、地理知识,许多概念、原理、规律本身也生动地体现了国情,涉及国情知识的面甚广,国情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是进行国情教育的绝好教材。比如,自然国情中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国情中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概况与特点等,都是地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它所涉及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都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寓国情教育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来渗透国情教育,在由知识向情感、意识、观点的迁移中完成国情教育任务,实际就是进行自我国情教育的过程。所以,地理学科在国情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那么,面对国情教育这一新课题,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当如何充分发挥自己主渠道学科的优势,以自己学科的新角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呢?

笔者认为,乡土地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它不仅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开展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体验活灵活现的乡土地理现实,立足于乡土,以小见大,进而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国情,树立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观念。

一、结合实际,注重知识的互相联系与相互渗透,以使学生了解乡情国情

欲知天下事,先从家门起,讲国情也可以甚至应当从乡情开始。课堂教学是国情教育的主渠道。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国情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空洞地说教,而应当结合实际,穿插进行,使乡土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要充分利用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亲身获得的丰富的乡土材料,使地理教学有血有肉,生气勃勃。例如,在课堂上讲授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工业生产和布局,注意体现地理知识规律和原则——排放废气的工厂应布局在下风地带;大耗能工业应接近能源生产地;原料重量大于制成品重量的工厂布局在原料生产地;原料重量小于等于制成品重量的工厂一般布局在消费市场;以及工业布局还要考虑交通条件,技术条件的影响等。此外,还要启发他们总结家乡工业布局的优劣,分析其前因后果,从而使他们感受家乡在时代中跳动的脉搏。

当然也不能生搬硬套,每时每刻都伴有乡土地理,以致颠倒了教学的主次关系。

二、地理教学中剖析典型乡土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典型的乡土地理事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紧紧抓住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的乡土地理事例,利用电化教学等多种手段,并加以剖析,以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进一步达到预期的国情教育之目的。例如,位于建水县城西北郊的我校的北大门对面即是新城区,它的发展是家乡的一个缩影,也是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的极好材料。十多年前这里还是遍布高粱、红薯、洼地、坟堆的荒凉山包,而今却是楼房鳞次栉比的新生活区。山包变了,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活生生的现实,激发学生深思和联想国家的改革开放新政策带动了建水的腾飞。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切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是进行国情教育重要的辅助渠道。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相得益彰,既可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又可以使学生获得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国情知识,让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并验证自己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我校每年除了要求学生们利用寒暑假期进行家乡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外,都要组织学生们到位于县城东郊和南郊的工业区社会调查。在调查活动之前,教师一般都要结合实际设置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建水工业区要布局在建水东郊和南郊等,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调查,去体验,去感受。在活动中,学生们大都表现出较高的参与意识和实践热情,问这问那,不仅解答了教师设置的问题,并从地理角度写出了许多生动的调查报告,还获得了有关家乡工业建设的丰富材料,对家乡的发展和成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家乡的美好未来也充满了憧憬。记得有位同学在一次社会调查之后的报告中写道:“看着工人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冶炼厂烧结车间)中工作,我深受感动。待学成归来,我一定要为改变这一种状况而努力。”

此外,可以广泛利用开展《我心中的祖国之最》、《祖国和省区轮廓拼图、绘图》、“国情知识读书报告会”、“可爱的中国”演讲等国情知识和乡情知识与技能竞赛,乡土地理讲座,利用举办图片展、录像或电影晚会,和在黑板报、墙报、班级小报上刊出国情知识专栏等等活动,创设国情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建立起乡土地理的感性知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完善地理知识体系,从而让他们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其巨大成就,达到搞好国情教育的目的。

四、平时多“烧香”,注重知识的积累,到时信手拈来,派上用场

在日常教学之余,教师应当多“烧香”,注重知识的积累,注重收集、整理乡土地理素材,打好基础,到了教学时才可能信手拈来,派上用场。笔者就多方搜集资料,自编了六万余字的乡土地理教材《建水地理》,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经常化,并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结合实际,注重乡土地理知识的渗透,课内、课外两种途径相互配合,采取丰富多采的形式,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乡土地理教学的作用,长此以往,既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可拓宽学生的国情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起爱国报国之志,从而使国情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