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谈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李晓霞

(四川省南部县石泉乡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是国家新提出的对人才的新型评判标准,是指学生应从学校学习中掌握和学习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强调个人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实践能力。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建立历史核心素养模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历史的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学习内容。历史学习的目的是认识和了解历史,分析和研究历史事件的产生与发展,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断,汲取其失败的教训,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为现在和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积累知识与技能。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教师应抓紧这一阶段对学生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历史知识,学会用公正客观的角度对待历史问题,借鉴历史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实践技能。

1.教师应增强自身的历史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一般来讲,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为了增强历史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不断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前提,是历史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史学素养。目前我国的历史教师主要侧重于教学能力的提升,没有明确必须具备的史学素养,导致教师不重视史学素养的提高,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坚持以马克思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来研究历史,通过创新,找到合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和学生共同探索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教学《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先展示洋务运动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然后从国家实力、经济发展、人才教育、企业的创办等方面来客观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化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如主张“洋为中用”,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创立了中国近代企业,开办了新式学堂,修建了国家基础设施等,让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再说明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条件制约的必然结果,洋务运动的历史教训给中国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从而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2.构建学生为主的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知识文化,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考方向对学科知识进行理解。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由于课本教材较为死板枯燥,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春秋争霸》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的史实资料或者影视视频,以及对主要人物进行一个较为详尽的了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历史资料、视频资料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播放之后鼓励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一些理解。或者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再由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全班与其他同学分享,让学生在主动交流学习中增强学习历史的乐趣。再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教师先说明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大片地区,并且在1853年顺利占领了南京(天京),通过北伐和西征使太平天国运动进入了巅峰时期。然后提出问题:然而仅仅几年的时间,建立的新政权却迅速被瓦解,这是为什么呢?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后推翻了秦朝政权,为何在称王后迅速走向衰败?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查阅史料、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回望漫漫历史之路,存在着许多与现代相近的事件与内容,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正面影响。改革是国家振兴发展的主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素养渐趋落后而逐渐腐朽,不但不能帮助国家进步,反而会加剧国家的落后与衰亡。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促进自身的进步、适应世界的发展,都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改革。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并且成功的改革先例,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应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事件,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已经改革的影响等方面向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前提下从事件中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借鉴历史中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4.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锻炼,这是基于历史课程的一种非常值得培养的学科素养,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关注的问题。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教师要逐渐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具备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以对于一些典型历史事件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有一定开放程度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大家分析讨论,这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路径。教师首先要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着手,让学生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以自主学习作为依托来获取知识,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同时,要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将自己的见解、观点记录下来,以便能够在以后的学习、阅读当中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链条,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学科内的迁移。只有养成了这些习惯与技能,学生才能够利用相关的历史知识去评价历史事件、揭示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最终形成历史思维能力。

5.采用针对历史学习特性的学习方式

历史学习要遵循历史的特性,就历史的时空特点而言,学生要学会划分历史阶段,梳理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针对历史的史料证据特性,学生可以收集、查阅不同的文献和影视资料,将各个版本的资料放在一起进行归纳分析,进而形成理解历史概念的思维过程。针对历史的解释特性,学生可以使用探究法,根据材料和书籍的论述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结合史论,从来源、性质、作者立场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全面阐释历史问题。针对历史的反思,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主题班会、辩论赛、专题演讲等方式,探讨历史问题,认识其现实意义。

总之,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将在学校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围绕着“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海云.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5).

[2]王燕飞.基于初中历史教学需求下的核心素养培养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