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英语综合整体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提升英语综合整体教学分析

马莉娟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057150)

【摘要】:本文着重从培养提高中英语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角度,就高中英语课文教学的整体与分段教法略陈管见。

【关键词】: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教学优点、

一、实施课文整体与分段教学的过程

课文教学主要应把握这样一条主线,即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地理解课文,使学生一开始接触课文内容就步步深化地去思考问题,直到对课文全面理解。主要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整体泛读课文。先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整体内容上。在学完单词后,要求学生预习(泛读)课文,同时配合有关课文的理解题。泛读并非是一种自流的课外阅读,而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快速提高阅读理解力和速度的教学。学生在默读中碰到不理解的单词,不要停下查字典,可跳过去或根据语境悟出它的含义。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阅读(如果不讲速度,就不易培养根据语境悟意的能力),只要把握住课文的要点即可。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反馈给老师,使语言操练时有针对性。

第二阶段:分段教学。第一阶段的整体阅读课文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完整信息和基本内容,对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概念,但还没有对课文达到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化理解程度。因此在此基础上应进行分段教学,对其中的细节进行分析、探索。不过分段教学也要贯彻整体教学的?则。在分段讲授课文时可分两条线进行:1.Themainthreadofthetext(课文内容的主线).2.Usefullanguage(语言知识点).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理解课文,保持课文信息的完整性。本文以第一条线为主,以MyTeacher一文(高三课本第十课)前两个自然段为例加以论述。

第二自然段在整篇课文中的作用。至此,学生?历了听、说、思、读、说的过程,把握住了段落之间的逻?关系,符合“大纲”对课文教学的规定要求。最后把这两段出现的新的语言知识点(UsefulLanguage)进行启发性的点拨、讲解,寓讲于练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整体深化。即掌握巩固整篇课文,对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分段教学完成后,学生已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意思和各段落之间的逻?关系。所以在巩固课文阶段,从对课文整体综合思考的角度,设计一些深化理解的思考题。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要求学生?过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出来,这样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在逐步提高不断深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听、思、说、写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达到了对课文深化理解与掌握的目的。

二、整体阅读、分段教学、整体深化教学法的优点

1.培养了听说能力,体现了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则。此方法虽然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其指导思想,但是整个过程是以设疑、释疑、进行理解问答为表现形式的,因此决不是抓了“阅读”而弃听说于不顾。相反,它提供了丰富、充实的交际情景,学生一旦进入角色,用英语听、用英语想、用英语说,使课文教学成为教师、教材、学生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从而培养了听说能力。

2.体现了整体教学的?则。由于分两条线进行课文讲授,既保证了课文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又不因语言知识点的讲授而把整篇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从而影响信息的完整性。

3.培养了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文章的题材、体裁不同,对学生的思想活动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其理解的难易程度也就相应不同。在授课中,应根据材料适时地指导学生怎样抓住句中关键词领会句子大意;怎样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或以事件为中心利用标题悟出全文主旨;怎样根据每段中的主题句(往往是段落中的首句或尾句),来确定论说文的段落大意以及根据每段大意去概括全文主题等。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4.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对课文问题的设计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练习量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当学生一时无法作答时,教师可做示范,启发学生思路,学生会感到?先似乎很难表达的意思其实并不难表达,因而提高了灵活运用已有知识与技巧的本领,积极参与的兴趣更高了。

5.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自学,即结合理解题预习全篇文章。预习为学生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