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郑锡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0团完全中学郑锡琼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究”。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5【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120-01

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得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学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笔者通过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上,许多教师有待于进一步努力提高。还有对教学改革存在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费时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获取高效的教学效果,显得迫在眉睫。

一、充分备课是关键

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时,以为做到了“让学生玩得高兴了,放手让学生自主了,课堂气氛热烈了”就是新教学理念了;新教学理念就是我们教师的任务轻松了,大胆放手给学生就是了等等,其实这都是一种误解。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内容极具生活气息,这就为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因此,初中物理课堂上,我们要多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力所能及的、有趣的、有探讨性的课题,鼓励他们去研究,可以课内、课外或课内外结合等形式进行,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最大化每节物理课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物理世界中自由而有方向的飞翔。例如,我曾经就如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提出为什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让学生看到现象的同时留下思考的问题,结果学生兴趣盎然,课后把我围了一圈,问这问哪的。我当时非常高兴,心想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个策略是成功的。而在以后每节课中,我们也要坚持,通过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发思维。还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有效激发学生的意愿,最大化物理课的思维空间:如让学生做小实验;每隔一段时间制作科技小报,让他们多搜寻有用信息;以及小科技制作等等。根据我的实践,学生在纸笔习题中有疑问时,教师用实验、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解决也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良好倾听习惯是前提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三、学法指导科学是保证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过多的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敢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四、教学形式多样是根本

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课件、图片、巩固练习等等。只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物理堂,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老师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思考的情境,多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多一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比如:在教学《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一节中,我就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首先,让学生比赛吹硬币“过桥”,看谁做得最好,学生的热情高涨,个个都很认真,效果显著。还有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制作机翼模型,同桌俩制作一个,大家都很认真,很仔细,俩人合作非常好,很快机翼制作完成,用口吹机翼试试,呀,升起来了,大家都很兴奋。这节课中老师讲解的很少,只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吹硬币,如何制作机翼,学生就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效果却非常好。

五、“第二课堂”是有益补充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又不同于课堂教学,而且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比课堂教学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加深拓宽知识,促进学生爱好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成立的物理兴趣小组以及物理社团小组,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辅助而自行制作的软尺、简易天平、弹簧测力计、潜望镜、万花筒、电动机等,用的材料都是废弃的木板、铁皮、铁钉、铁丝、木板、塑料片、线泥团、石腊、钢丝等材料制成的;自行设计的继电器自动控制电铃电路效果挺好;定期举行科普讲座;上网搜集关于爱迪生、瓦特、爱因斯坦、牛顿等发明家、科学家的传记;写生产生活中涉及的有关摩擦力、压强、重力、浮力、杠杆、物态变化、电学磁学的物理知识的学习笔记;参观气象站、参观水电站、环卫处垃圾处理厂等;对学习用品、家庭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提出改进意见。小组活动丰富多采,参加成员爆满,最后不得不全员接纳,学生热情高涨,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合作探究的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有效”、“高效”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使物理课堂焕发具时代气息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