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古典诗词,点亮地理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巧借古典诗词,点亮地理课堂

董琚涛

商河弘德中学山东济南251699

摘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将古诗词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运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地理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

关键词:地理教学;古典诗词;中学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精炼,琅琅上口,千百年间万口传诵。不仅如此,很多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能在地理教学中巧妙的加以利用,就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深入理解教材,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熏陶感情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更是如此,有时借一句趣话,课堂就会增加几分诙谐,用一句诗词导入,就会立刻激活课堂。

(1)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点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一组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

然后提问: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怎样的地理知识?学生们迅速说出我国许多河流是向东流入海的,我顺势引导: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我国地势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们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为西高东低。我继续追问:我国地势除了西高东低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样的地理意义?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一节内容。这样自然导入到这一节,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讲中国气候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那么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春风又指的是什么呢?”

这样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习,学生们知道,这里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我国是受季风影响比较显著的国家,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显著的地区为非季风区,玉门关正好位于非季风区,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3)在讲到台湾这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展示了国民党元老、著名的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兵退台湾后写的一首诗《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我引导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首诗,点燃了同学们盼望两岸统一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达到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二、引用诗词,理解知识,深化知识

古典诗词中蕴含地理知识的比比皆是,如果在地理课堂中恰当的加以应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在讲到我国农业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时,引用诗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2)在讲到海拔高度影响气温时,引用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而在高山古寺之中,桃花才开始盛开,这主要是平原与山地相对高度较大,山顶气温远远低于山脚气温。通过这两句诗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及海拔高低引起气候、植被景观的垂直变化这些地理知识。

三、利用诗词,巧设问题,引起兴趣

(1)在讲到黄河的发源地时,引用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提问学生:这里的“天上”和“海”各指什么?

(2)在初一上册讲到《多变的天气》一节时,引用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提问学生这些诗词描绘的是天气还是气候?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枯燥。

(3)在讲到气温变化特点时引用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让学生思考这句谚语找那个包含着怎样的地理知识?描述的是我国哪些地区的特点?

(4)在讲解东南亚地势与地形的时候,引用陈毅的“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提问学生这句诗句说明了东南亚中南半岛怎样的地形与地势特点?这些诗句的引用,不但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所学,而且对伟人文化知识的渊博肃然起敬。

(5)在讲到我国的国土辽阔,地理差异大时,引用一些诗词,让学生判断分别描述的是哪个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南方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北朝民歌《敕勒川》

总之,古典诗词中的知识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让学生鉴赏诗词,在鉴赏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世事洞明皆学问”,诗词之中有地理,地理之中有诗词。实践证明,让作为文化瑰宝的诗词为我地理所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对地理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将古诗词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运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地理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在地理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地理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