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7例

/ 2

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7例

吴海龙

吴海龙(金溪县中医院江西金溪344800)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296-01

1引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50%至70%[1],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我科试用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资料和方法

2.1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住院病人,并符合以下条件:①根据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病程超过2年。②有典型的周围病变表现;患肢皮肤呈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包括痛温觉过敏或迟钝、麻木、蚁爬感、发热、发凉等;肌萎缩和肌无力,走路似踩海绵感或活动受限;深、浅感觉明显减退;神经电生理改变。③经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后,空腹血糖4.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1mmol/L~9.5mmol/L,持续2周而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能缓解者。共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19岁至61岁,中位年龄41岁,糖尿病病程2年至21年,中位时间11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4个月至41个月,病程中位数13个月。3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2.2方法在继续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60mg联合二磷酸果糖5g溶于注射用水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日;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250u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4日。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检测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用DISA-1500型肌电仪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UV)检测正中神经、腓肠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

2.3疗效判定标准包括,①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膝反射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以上或恢复正常;②有效:自觉症状及膝反射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4.7m/s以下;③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膝反射及肌电图如前无变化。

3结果

3.1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详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均未见不良反应。

表1两组病人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17107017

对照组1606106

两组相比x2=15.24,P<0.01。

3.2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

4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糖尿病长期未妥善控制者[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增多等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一般在患糖尿病2年至3年后才出现症状[3],此症状随病情延长而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机制虽不十分明确,但目前认为微血管病变及组织缺血缺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糖尿病高血糖状态造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红蛋白变性,红细胞携氧释氧及变形能力降低,血黏度增高,直接影响周围神经微循环灌注,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周围神经细胞膜鞘水肿变性、断裂、轴变纤维化等病理变化而产生临床症状。

FDP是细胞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通过刺激糖酵解同时抑制糖异生,促进糖利用,改善糖代谢,改善缺氧细胞的能量代谢。FDP还有利于增加红细胞韧性及其在毛细血管中的变形能力,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4]。

三磷酸胞苷二钠经由血液到靶细胞穿膜后在细胞内释放三磷酸胞苷,它是参与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在神经系统中,三磷酸胞苷参与磷脂与核酸的合成,可促进神经细胞内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增强神经细胞生物活性,支持神经细胞存活,延缓神经细胞衰老死亡,提高神经细胞抗损伤能力,促进神经突起的再生长。

本文用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7例,临床疗效显著,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而且无不良反应。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二磷酸果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改善周围神经微循环灌注及能量代谢有关。

参考文献

[1]YounMJ,BowltonAJ,MacleodAF,etal.Amulticentrestudyofthepreva-lenceof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intheUnitedKingdomhospitalclin-icpopulation.dibetologia,1993,36(2):150-152.

[2]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26-628.

[3]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2004,795.

[4]杜贻萌,庄严.1.6-二磷酸果糖的临床应用.现代诊断与治疗,1995,6(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