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七年级语文任务驱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谈七年级语文任务驱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沈移

关键词:七年级;任务驱动;策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任务逐年加深,学习深度逐年加强。初中这个年龄段,是接受新知比较快的时期,也是学习兴趣日渐浓郁的时期。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学习方向与学习方法。但由于小学与初中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与课程安排上有很大的区别,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与小学不同,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对初中语文学习感到无所适从,语文学习兴趣减退。因此,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整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法,才能顺利过渡,形成初中阶段需要的语文素养。

一、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1.学习内容的变化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会发现初中语文学习的变化很大。我们来看2015年嘉兴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与2015年嘉兴市七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检测卷的试卷内容,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

从这两份试卷可以发现,现代文阅读的难度比重加大;文言文阅读篇幅变长,知识点增多;同样是记叙文,分值却剧增,课外名著阅读量更大,背诵默写、综合性学习也在相应增加难度。

2.学习习惯的欠缺

对一所学校七年级8个班的2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本校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上课、阅读、查阅工具书等各方面的习惯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由此也可看出,小学阶段课程少,知识容量小,在教学方法上扶得多些、细些、具体些。学生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多了,容量加大了,知识加深了,因此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做“语文学习的主人”。为了让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借鉴小学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还要结合实际,逐步教给学生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掌握、猎取知识。

二、任务驱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要使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与七年级的学习自然衔接,学生的“会学”很重要。任务驱动学习,利用学习任务单,把学生的学落到实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谓的学习任务单,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载体。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等学习活动,逐步完成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任务单,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过程,通过分散在不同任务里的目标的逐一实现来完成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怎样来设计和使用这张学习任务单呢?

1.研读教材是基础

作为教师,拿到一篇课文,我们首先要研究这个材料是什么?在一册教材中、在一个单元中的地位是什么?这个材料有什么特点?重点在哪儿?就材料本身来说重难点是什么?这个材料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什么作用?例如七年级的《在山的那边》,这是一首寓意诗,通过“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一次次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这样的诗歌学生阅读起来容易,但是“山”与“海”的象征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新的理解与收获。

2.研究学生是前提

主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差异和学习的心理需求。七年级的学生还很孩子气,看问题处在感性阶段,同时他们又充满好奇心,所以,像《在山的那边》这样的儿童诗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也会和诗人一样,想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式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3.搭建支架是关键

(1)课前任务自主做

学习一篇课文,我们教师都会让学生去预习。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甩下一句话:明天要上什么课文了啊,大家去预习一下。很少有人精心去设计预习作业,最多布置学习生字词,读读课文了解大意这种粗线条的作业。作为七年级的学生,一直以来是教师扶着学习的。在课前任务中,教师还是应延续以往的学习模式,搭建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预习,让他有的放矢地学习,才会有所得。例如《在山的那边》,设计了这样的任务单:

①你学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采用什么方式掌握和理解的?(查字典、询问、课下注释、词语手册等)这个任务有分层的效果。

②大声地朗读诗歌,你读了几遍就读通顺的?(既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也了解了学生朗读的水平。)

③读了诗歌后,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你不理解什么?(质疑问难,显示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同时也可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三个任务,不管是怎样程度的学生都能做,但效果又是不一样的。各层次的学生发挥不同的作用,长此以往,能力差的同学也会进步的。

(2)课中任务合作做

六年级的阅读有这样的一道题:

这是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作者回忆了在“我”很小的时候,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上中学前几天,父亲;开学那天,父亲。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位的父亲。

学生答题还停留在填空阶段。那么进入初中,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拔高一截,也应该搭建相应的架子,让学生沿着架子爬上来。《在山的那边》“山”与“海”的象征意义是个重点,也是难点,那么怎么来突破这个重难点呢,可以设计这样一份任务单:

①小时候我痴想,神往山那边的,这是童年的。妈妈指点了我,,唤起了我的,我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可是“——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我大失所望,可见要看见海必须翻越。

②长大后,我知道了山的那边是,是用凝成的海,是一个的世界。

③原来山不是真正的山,海也不是真正的海,它们具体指什么呢?面对一座有一座的山,诗人又是怎么做的?从而你明白了什么?

请学生朗读课文,先自己思考,然后同伴合作,思想交流,完成任务。前两个任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了这两个任务的铺垫,学生心里就会思考,山和海到底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山是困难,海是理想,要实现理想,必须克服一个个的困难。要学生明白,依据文本,才能更好的理解深层涵义。

(3)课后任务探究做

学生刚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中学的课业压力,所以课后作业的引领也很重要。引领得当,不仅可以巩固所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就《在山的那边》,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任务:

①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经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对于“山”和“海”的体验。

②你知道哪些为理想奋斗终身的名人吗?找来说给同学听听。

③提供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学了课文之后,请你说说诗中的“风雨”指什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又指什么?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

从结合自身的经历到榜样的作用,最后再学以致用,任务从易到难,学生也感兴趣,有成就感,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解决问题了。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层次性和连贯性很重要。语文课上,让学生带着任务研究,攀着支架学习,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师生共同成长。作为语文学科,还应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积累、感悟、熏陶,重视习惯的培养,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从而形成初中阶段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第二中学3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