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小组合作与学案有机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如何将小组合作与学案有机结合

李研峰

内蒙古鄂伦春旗阿里河一中李研峰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学案导学”又是我校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但是,要想真正的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案有机结合又绝非易事。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课改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将小组合作与学案相结合。

一、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结合初中学生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我采用按前后座次就近组合或任务为中心的任务组合这两种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按学习成绩编号依次为1号、2号、3号、4号,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为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提供便利。

二、认真备课,合理安排

我校采用学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案的模式一般包括自学导读、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盘点收获、课后作业等五个部分。

1.自学导读。根据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上课前一天,把它们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钻研教材,并回答自学导读中提出的问题。当然,自学导读中的问题都是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就能够完成的。这些问题由每组的3号或4好组员回答。有这部分知识作为基础,就能够轻松投入到合作探究中。

2.合作探究。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拟定的讨论题,是教师课堂上的主要话题,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可设计挑战性问题。挑战性问题对于个人而言较难理解题意,找出思路,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的问题较适合于按前后座次就近组合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共同分析问题、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最终问题得以解决。也可设计多样性问题。多样性问题对于个人而言较难全面解答,经常会漏解,这也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还可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对于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善解答,容易混淆。为此,在合作教学中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因而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终问题得以完美解决。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同时又分享了别人的优点,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有兴趣去组合去亲身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最后每组派出一位发言人总结本课的重难点,其他组员可补充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了教学时效。

3.达标检测。当本课问题已经解决后,学案要精选具有一定代表、难度有所梯度的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学生先自己完成,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再由小组互查,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和方法思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自觉的自我反思能力。在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任意选某组的几号组员回答,而选做题尽量选择1号或2号组员回答。

4.盘点收获。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

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起导向作用。

5.课后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三、及时评价,激发兴趣

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小组学习大多都是围绕“质疑”和“解疑”进行,所以,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我采用每位学生回答正确一题加二分,每月要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四、深入研究,解决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及听其他教师的课,发现小组合作与学案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小组合作与学案相脱节,拿学案当练习做,把小组合作当作形式。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2.小组合作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

学案中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部分教师却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是实践新课程,因此每课学案都要设计一道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导要合作,解题方法归纳要合作,甚至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组合作与学案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与学案相结合的更加完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而学案导学又是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一种引导。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整个合作的过程都是教师在备写学案时提前预设好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真正做到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质疑、互动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课堂、愉快课堂、收获课堂.如果这样,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必能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