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3

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葛兰香李启新庞秀然

葛兰香李启新庞秀然(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30400)

【摘要】目的了解宾阳县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1年宾阳县共监测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0起,发病1213例,病死6例。事件主要发生在偏远的农村,家庭聚餐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事件主要发生于第四季度;发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19岁,以学生为主,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植物性食品是引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不洁的饮用水导致发病人数最多,化学物是引起发病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植物性食源性疾病仍是宾阳县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监测暴发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是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的一类疾病[1]。由于摄入共同食物而出现2个或者2例以上症状相似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2]。食源性疾病在全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导致全球人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3],为了解宾阳县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笔者对宾阳县2004~201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04~2011年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宾阳县统计局。

1.2方法应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建立食源性疾病数据库,分季节、致病因素、致病食品、就餐场所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2004~2011年宾阳县共发生食源性疾病80起,波及人群32177人,发病1213例,病死6例。平均每年发生10起,发病151.6例,死亡0.7人。事件规模为15人/起(2~187人)。2004年发生事件起数最多,2006年发病率最高,2011年病死率最高,各年度发病情况见表1。

表1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地区分布全县16个乡镇除陈平乡无事件报告外,其余15个乡镇均有事件报告,以公路干线边的乡镇(宾州镇、黎塘镇、大桥镇、王灵镇)以及远离县城边远的乡镇(露圩镇、甘棠镇、邹圩镇)为主,7个镇共报告事件62起(占77.50%),发病921例(占75.93%)、死亡6例(占100.00%)。

从城乡分布看,农村事件起数、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县城及乡镇,人群罹患率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x2=3.81,P>0.05)。从就餐地点看,发生于家庭的事件起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分别为55起(占68.75%)、591例(占48.72%)、6例(占100.00%);发生于学校事件起数、发病人数分别为18起(占22.50%)、551例(占45.42%),家庭人群的罹患率显著高于学校(x2=1247.51,P<0.001)。见表2。

表2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暴发场所分布

2.2.2时间分布食源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第四季度事件起数、发病人数、罹患率最高。经检验各季度间人群罹患率有显著性意义(c2=34.94,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第四季度与第一季度(c2=17.80,P<0.001)、第二季度(c2=23.98,P〈0.001)、第三季度(c2=13.64,P〈0.001)的罹患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从死亡人数分析,第二季度死亡数最高。见表3。

表3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季节分布情况

2.2.3人群分布发病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87岁,主要集中在6~19岁,共720例(占59.36%);发病职业依次为:学生666例(占54.91%)、农民324例(占26.71%)、散居儿童109例(占8.99%)、民工31例(占2.56%)、干部23例(占1.90%)、工人11例(占0.91%)、教师8例(占0.66%)、其他41例(占3.38%);其中男性发病680例(占56.06%)、女性发病533例(占43.94%),男女之比为1.28:1。

2.3相关因素分析

2.3.1引发因素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引发因素主要为误食误用(占30.00%),其次为食物污染或变质(占25.00%)、饮用水污染(占12.50%);误食误用及投毒是造成食源性疾病人群罹患率及病死高的主要原因,见表4。

表4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事件引发因素

2.3.2原因食品查明原因食品明确的事件有61起(占76.25%),发病877例(占72.30%),死亡5例(占83.33%)。引发事件的原因食品主要为植物类,占50.00%,其次为动物类食品、生活饮用水,各占12.50%。植物类食品主要为毒蘑菇、油桐籽以及豆角;动物类食品主要是肉制品。生活饮用水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最多,占36.44%。导致发病死亡的原因食品包括:毒蘑菇、淀粉类食品以及甘蔗等,见表5。

表5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事件原因食品

2.3.3致病病原查明致病病因的事件有56起(占70.00%),发病921(占75.93%)例,死亡6例(占100.00%)。其中有毒植物引起的事件起数最多,共29起(占36.26%),微生物病原导致发病例数最多,共588例(占48.47%),化学物引起死亡人数最多,共4例(占66.67%)。

在有毒植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中,主要由毒蘑菇、油桐籽(桐油)、未熟的豆角引起,事件数分别占有毒植物食源性疾病事件起数的34.48%、34.48%、27.59%,发病人数分别占有毒植物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的16.08%、37.25%、43.53%,误食毒蘑菇引起死亡2例,占有毒植物食源性疾病死亡人数的100%。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由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引起,分别占微生物食源性疾病事件总数的41.18%、35.29%,而疾病例数以诺瓦克病毒居高,占微生物食源性疾病发病总数的31.80%。化学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由毒鼠强、甲胺磷引起,事件起数分别占化学物食源性疾病事件总数的30.00%,发病例数分别占化学物食源性疾病发病总数的39.74%、12.82%,死亡数分别占化学物食源性疾病死亡总数的75.00%、25.00%;见表6。

表62004~2011年宾阳县食源性疾病的病因分析

3讨论

宾阳县食源性疾病事件主要发生在公路干线边的乡镇(宾州镇、黎塘镇、大桥镇、王灵镇)以及远离县城的山区乡镇(露圩镇、甘棠镇、邹圩镇)。与这些地区的地理特征及人群生活习性、食品安全知识有关。公路干线边的乡镇人口密集,交往频繁,聚餐机会多,一旦食品原材料污染或食品加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即引起事件暴发。同时公路干线边的乡镇家庭利益关系尖锐,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多,人际关系复杂,在矛盾不能化解情况下,采取投毒报复的违法行为而造成中毒事件及死亡病例发生。远离县城的边远山区乡镇,群众食品安全知识差,不妥善管理及使用农药,造成蔬菜、瓜果污染,烹饪或进食时不彻底清洗;平时习惯将有毒的桐油与食用油存放一处,习惯采摘煮食野生蘑菇等植物,将有毒的蘑菇、桐油籽当作可食的蘑菇、核桃、板粟等,这些不良的卫生行为是造成植物性食品是宾阳县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食品,误用误食是引发事件的主要原因,而相关的监测结果表明:动物性食品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食品,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起数、发病人数最多[4-5]。引起不一致的原因也可能与查明原因食品、致病因素较低有关,本文监测结果表明,不明确原因食品的事件数占23.75%、不明确原因致病因素的事件数占30.00%。

家庭聚餐是宾阳县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人群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场所,与广元市监测结果相似[6]。可能与本地经济水平不高,喜食野生植物有关。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桐油果、板粟、核桃等坚果类果实成熟,儿童误食桐油果造成食物中毒。此期间重要的节日多、举办婚宴多,聚餐的机会多,聚餐的人数多,特别是举办婚宴,由于宴请宾客较多,需制作大量菜肴,只能临时聘请无健康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的亲朋好友做烹饪师,制作菜肴的场所多为屋前走道或屋后空旷地带,或于临时清理的鸡、牛舍中,大多的菜肴多在设宴前1~2d完成,且于自然气温下存放,无三防设施,食物易受沙门氏菌污染,而沙门氏菌是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7]。故事件起数、发病人数主要发生于第四季度,与南宁市监测结果一致[8]。由于男性较女性喜欢聚餐、喜喝生水以及暴饮暴食,故男性发病比例较女性高。宾阳县寄宿制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存在隐患[9],不清洁水常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爆发[10],调查发现由不洁饮用水引起的食源性疾病10起,其中60%的事件发生于学校,故学生发病所占的比例较高。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宾阳县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针对宾阳县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特点,提出如下建议:(1)将农村家庭聚餐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范畴,降低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2)加强与工商、农业、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加强对剧毒鼠药、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加强对违法的行为打击力度,杜绝投毒事件发生;(3)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画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村农民、儿童、学生自身食物中毒的防范意识;(4)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坚决取缔学校自备水源,为师生提供足量的开水,防止因生活饮用水污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5)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以及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食源性疾病致病原因、致病食品、致病因素的查明率。

参考文献

[1]金培刚,丁钢强,顾振华.食源性疾病防制与应急处置[M].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

[2]徐进,付萍.1998-2002年美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21(5):446-447.

[3]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3):224-228.

[4]周爱明,徐景野,许国章,等.2000-2009年淅江省宁波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8):623-626.

[5]景钦隆,毛新武,刘建平,等.广州市200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3):65-69.

[6]梁秀川.2005-2009年广元市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1,26(2):73-77.

[7]陈倩,骆海朋,赵春玲,等.北京市食品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5):570.

[8]沈爱军,卢珊,赵丽娜,等.南宁市200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2):60-61.

[9]庞秀然.宾阳县寄宿制中学生活饮用水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9):865-866.

[10]李泰然.中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管理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8):6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