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如何应对就业“寒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金融危机下如何应对就业“寒冬”

梁智荣1贾若伦2

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对一些行业的冲击日益显著,因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以及企业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来缓解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们又该如何学会自救,顺利度过“就业寒冬”,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就业服务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经受考验。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存在“防火墙”的保护,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回避。而金融危机对中国民众生活的影响,恐怕现在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找工作困难。“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已成为校园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

1金融危机对各行业就业影响不同

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举办的网络招聘会的汇总情况,不难发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各行业的大学生招聘情况与往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中网络招聘总职位数量在增加,但下半年的增长曲线与上半年比放缓了很多,而金融、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的变化尤其明显。

对出口制造和贸易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降低,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贸行业的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大幅下降。2008年年初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达地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在内,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企业举步维艰,影响到了就业市场。2007年我国的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现在这些企业出现困难,就业市场的状况自然也不容乐观。

这场金融危机始于次贷危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打击也不容小觑。过去几年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红火,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地产业就职,但自2008年开始,这部分就业市场将会发生较大程度的萎缩。

相对而言,许多专家在分析金融危机对国内IT行业的影响程度时表示,国内的IT行业尚未受到显著影响。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2008年年初的雪灾与年中的地震在短期内对就业是不利的,但是国家与地方对灾后重建的投入必然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与此相反,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开幕之前由于场馆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对就业实际上是利好的。奥运会之后,与奥运相关的领域就业自然会下降。而如果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业局势是不容乐观的。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就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性的选择偏好,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影响等。

首先,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然而,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都存在着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但是,大学生就业难不代表大学生就过量了。如今“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现象在毕业生中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希望吸纳更多的毕业生,但毕业生却不愿意去。因为他们想去大城市,想去专业对口或条件更好一些的单位,而在那些地方,由于人才相对饱和或竞争激烈,他们又不容易找到工作。

同时,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对劳动力的主要影响在于: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劳动力需求是引致性需求,它取决于产品需求,而产品需求又因为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和投资下降而下降,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很难由供给条件的改善来调整,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而且,企业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也会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

3度过“寒冬”,既需政策也要自救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从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来说,还出现了一定的萎缩。其中包括许多中小企业长期产业结构没有调整或自身经营管理出现了问题而不得不停产,有许多甚至是悲壮地倒闭。长期经济景气助长的繁荣思维,使钢材价格、房地产价格、化纤原料价格等飙涨,能源等大宗商品短缺,吸引很多企业进入了这些行业并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这种过度扩张导致了现在一些大中型企业陷入了财务困难甚至破产危机。还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在华外资、合资企业进人的大门也几乎关闭了。

为应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正积极地从各个层面提振国民对经济的信心,而保障就业则是最能树立信心的举措之一。中央高层提醒当前既是困难又是机遇,抓住机遇出手要快,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扩大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两年内投资4万亿人民币扩大内需,资金投放的方向主要是铁路公路,居民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降低贷款利率、减税让利,扩大出口解救中小企业。在刺激内需的大环境下,促进服务业等第三行业将释放更多就业机会。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特别是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就业服务,帮助其尽快就业。加强信息公开与及时传播,帮助个人做出准确决策。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村官”给大学毕业生,为可持续发展,防止人才流失提供有效保障。

作为大学毕业生要想尽快找到工作,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眼高手低,大学生在大学里学的只是理论知识,而真正能学到经验和能力的还是要到工作岗位上和社会上去历练。同时要调整预期,在当前局势下,先生存下来,再考虑进一步的发展。其次,求职思路的转型也十分重要,一些大学毕业生开始选择隐性就业,作SOHO一族。在大学生求职人数迅速增加的现状下,灵活就业与自主创业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一些教育学人士针对就业难题也为大学生提出建议:

(1)在校期间,大学生要以学习为第一要务。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要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学习。

(2)合理利用假期、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工作经验,不要在无所事事中度过。

(3)端正就业态度。企业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发展,企业评价一个员工,主要是看员工能否给企业创造价值,创造多少价值。因此,大学毕业生应端正态度,珍惜工作机会,勤勤恳恳地工作,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对企业有所要求的同时,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4)学会处事做人,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注意团队合作。

希望大学生们都能够抓住宝贵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在金融海啸中生存下来,使学有所用,度过这场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