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江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江娟

江娟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实验小学266200

随着新课改的大众化和普遍化,应试教育实现了向素质教育的深入转变,情感教学的地位日益凸显。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通过引入情感教育,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察感情、感知课文,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升课堂效率的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利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进而对学习产生关注,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正确的引导,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们的各种情感体验,并利用这些情感来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促进教和学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特点

一是情感性

小学语文本身是一门感情丰富的学科,授课内容、授课方法都需要情感的依托。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更多地需要老师进行情感的传递和表达,让学生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爱好,提升课堂效果。

二是审美性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中审美的引入,能够有效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充分体现出语文课堂的美感,能够让学生学会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提高审美能力。

三是形象性

一方面形象性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易懂;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快速转变角色,融入到课文意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挖掘课本教材,把握情感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依据和参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包含着充足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准确了解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将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划分为涉及民族历史、亲情友情、著名人物节操等情感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上述内容作为情感教育的媒介,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引入情景教学,领悟情感魅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音频资料、图片资料或者录音等媒体形式,将枯燥的课本知识活化为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通常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能够更加细致、更加多感官地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例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可以在课堂中播放动画片或者让学生们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现小女孩的悲剧命运,如此一来,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感会更加深刻。

3.优化学习技巧,形成情感共鸣

要充分分析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察感情、感知课文内容的情感蕴含,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首先,老师应该对关键词句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情感并受到感染,从词句的表达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流露。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图画进行观察,联想所反映出的内容,让学生深入到课文所体现的情境中,提高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知。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用语调的变化来实现情感的表达,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情境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保持良好关系,实现情感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一方面,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双方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互相激励,从而推动情感教学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