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彭银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资中641200)

高中政治学科在学科特点上具有时代性,关注时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在选择材料时注重与时俱进,开发和选用身边最新的、典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例确保学生的知识跟上时代。

在学习《政治生活》第九课之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时,我首先展示了一组战争与和平的图文资料。图片一是“战争让孩子的眼睛里不再有天堂“描绘的是巴以冲突中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在战火、伤害和死亡的混乱中惊恐、无助的场景。图片二是美国《生活》杂志封面一张照片“经典之吻”,描述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时,一名美国海军士兵在纽约时代广场前拥吻一位年轻女护士的场景。图片三是“和平的力量”,描述的是2005年莫斯科广场上庆祝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中一位佩戴许多勋章的老兵健康、乐观地与一位身穿苏联军服的年轻女孩偏偏起舞的镜头。欣赏完图片,我提出问题:看到这三幅照片,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实际上,学生在欣赏照片的时候,心灵已产生了巨大的震骇,深深地体会到战争带给人们身体和心灵上的巨大伤害及对和平的热爱、追求和责任,很自然地唤起学习和平问题的情感资源,进入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教学准备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师教学准备过程中,首先要熟悉课本,吃透课本,并结合教辅资料,明确重难点,分析考点,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还要研究分析学生的学情。古往今来,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在如今大班教学的现状下,为了让大多数学生都学有所成,有所发展,教师在课前准备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学情。教师如何掌握学生的学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见解、表达等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这是对学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此外,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时政触觉,在日常生活中广泛阅读,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关注国内外最新时事,及时更新知识,为教育教学提供最新的资源。

(二)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也不能保证课堂按照教师的设想,不出现任何偏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提出的问题及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资源。

课堂中的意外呼唤教师理念的更新,挑战着教师的教学机智,也考量着教师的教育底蕴,当教师直面这些不能回避的意外时,切不可气急败坏,一定要沉着、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形予以机智处理,充分挖掘意外的潜在价值,抓住难得的教育契机,使这些意外事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使思想政治课课堂充满鲜活灵动的色彩。

在讲《政治生活》的“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创设了一个农民卖瓜遭抢劫,派出所报案却以“下班、一车瓜也值不了几个钱"为由遭拒绝的情境,请同学们思考怎样应对。该情境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行使,学生也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群策群力,想出了许多对策。问题本该可以圆满地解决,但一位同学却冒出一句“已经到下班时间了,民警行为无可后非”的话。面对教学的意外插曲,我并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也没假装“听而不闻”,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时机,而是将同意和反对该观点的同学分成两方,组织了一场自由辩论。在辩论中,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争论和理性的思考明白了道理,也使民主监督的实质和意义深入人心。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体验所获得的认识、情感和价值观要比教师空洞、单薄的说教深刻得多,也生动得多。

(三)教学反思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进行教学反思,不仅能够改进自己,还能从教学反思开发资源。

美国著名学者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可以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并对其后续行为产生影响。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课堂与学习相互关系中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可见,教师的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一堂课上下来,教师都会觉得有一些地方表现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引起了教学共鸣。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肯定会遇到一些预设之外的“意外”,而教师应该在课后及时把成功处理这些“意外”的情节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教学反思,为以后的教学更好的预设提供参考。课后,教师要记录和反思的是:这次成功处理这些“意外”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那些新的理念?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以后的教学设计有哪些新的借鉴以及这些“意外”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有何种效果等等。

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力求准确完美,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难以全面把握好每一个生长元,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在面对失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去寻找原因。对此,教师需要反思的是:失误是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失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失误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有哪些影响等等。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以及师生行为和思维的发展,教师有时会灵光一闪,突破原先教学预案的框框,产生一些有益的教学灵感,并及时调整教学,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师思维迸发的前提下,学生也就较易地迸发出生成的“创意点”即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见解、方法和思路等。而这些内容对以后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教学活动最鲜活的材料,作为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将这些内容都记录下来。对这些记录进行详细总结,既能使这些经验的倒推广和运动,又能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宽,增强预设的有效性。

从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高中政治学科教师必须意识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政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期间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既然身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学生的未来,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