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致高位截瘫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创伤致高位截瘫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曹惠

曹惠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安微宿州234000)

【摘要】目的对气管切开的高位截瘫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管控,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高位截瘫气管切开患者从提高内源性机体抵抗力和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两方面做好呼吸道的护理。结果避免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结论对高位截瘫气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确保护理质量优质高效,显著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预后。

【关键词】截瘫气管切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279-01

外伤致高位截瘫气管切开患者,病情重,护理困难,死亡率高[1],因创伤后患者机体应激致生理功能改变,肢体随截瘫平面的改变而功能丧失,气管切开建立有创的人工气道,使机体原有的生理结构改变,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机体免疫力低下,将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威胁着病人生命[2-3]。通过对患者病情深入认识,全面及时实施有效护理管控,增强患者抵抗力,避免或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1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7月创伤引起高位截瘫气管切开患者7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25—71岁,颈椎骨折4例,胸腰椎联合骨折3例。截瘫平面在胸2、5各2例,胸4、8、10各1例。大小便功能丧失,肌力最高3级,均规范治疗。

2护理方法

2.1严格无菌

雾化器应使用氧气雾化器,一人一套,每次用完后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并及时更换。吸氧装置使用一次性湿化盒,用完后更换,减少因重复消毒不彻底滋生细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注意呼吸机的消毒及维护,管道湿化瓶应24h更换消毒1次。

2.2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后,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的湿化及屏障作用,使下呼吸道黏膜干燥、充血,分泌物黏稠难以排出,易引起肺部感染,应给予雾化吸入,4-6次/d,每次20-30min,若呼吸道阻力增加,痰液不易吸出时,随时增加雾化次数。每天气管内滴入盐水不少于200ml。对使用呼吸机患者应注意观察湿化、雾化及恒温装置,通过观察痰液的黏稠度来判断湿化的程度。气管切开未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无菌生理盐水纱布,纱布每天更换,连接气管导管的氧气导管接头需每日更换,以减少细菌滋生。

2.3鼓励患者有效咳嗽

咳嗽是一种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的反射性防卫动作。高位截瘫患者呼吸肌不同程度麻痹,咳嗽无力。可协助患者排痰,一人双手挤压患者胸廓,另一人双手压住患者腹部或下腹部,使膈肌的反弹力增加,胸腔容量不变,而使胸腔内压增加,利于排痰。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多次咳嗽,使痰液排出。

2.4正确吸痰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高位截瘫患者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随时听诊。有痰应及时吸出,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吸痰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做到一管一丢弃,自主呼吸患者吸痰前调大氧流量、使用呼吸机患者应给予纯氧或给予过度通气,应缓慢送入吸痰管,在负压状态下旋转退出。吸痰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2.5气管套管的管理

目前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气囊压力适中,固定套管的系带松紧以一指为宜。使用呼吸机患者适当支撑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减少重力作用套管,致气管黏膜受压坏死。切口处纱布每日更换2次,保持切口处皮肤干燥,注意观察切口处皮肤有无感染、湿疹等情况,可根据分泌物的颜色、形状采用相应的药物涂抹。如分泌物泛绿色,考虑绿脓杆菌感染,用水合氯醛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效果很好[4]。

3讨论

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由于累及呼吸中枢,致呼吸肌麻痹或呼吸道机械堵塞,甚至危及生命,为解除呼吸道阻塞,及时缺氧,需行气管切开[5-6]。同时需要加强呼吸道护理管控,本组病例中对7例对高位截瘫气管切开患者重点实施气道整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窒息和感染的发生等。揭示采取科学优质的护理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姜梅,欧阳斤.创伤性截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学导报,2008,7(31):4-5.

[2]王秋阁.急性脊髓损伤的早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8):337-339.

[3]蒲梅兰.脊髓损伤并高位截瘫病人呼吸道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8):2758-2759.

[4]孙红霞.ICU49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27(2):257.

[5]郭雅琴,刘娜.颈椎损伤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2(29)241.

[6]马江梅,刘丽.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3(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