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地区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碘缺乏地区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陈琴

陈琴(临安市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碘缺乏地区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于2010年8月~2011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我地区300名小学4.5年级学生和600名育龄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碘缺乏疾病的了解程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于2011年8月~2011年10月再次调查这些人对碘缺乏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学生对碘缺乏危害、预防碘缺乏方法了解程度为47.00%、53.00%,健康教育后分别为92.67%、95.00%;健康教育前育龄女性对碘缺乏危害、预防碘缺乏方法了解程度为75.33%、70.17%,健康教育后分别为98.33%、97.83%。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碘缺乏低于积极采取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碘缺乏的预防。

【关键词】碘缺乏健康教育预防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53-02

碘缺乏疾病是由于在自然环境中缺乏碘元素,进而导致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以脑部组织发育障碍、体格生长发育落后为主要损伤的一系列综合征[1]。患者主要出现有甲状腺肿、克汀病、亚临床克汀病、流产等情况。碘缺乏疾病已经被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且受害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2]。为了更好地提高碘缺乏地区人们对碘缺乏的认识,我们采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0年8月~2011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我地区300名小学4.5年级学生和600名育龄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调查所有收纳对象对碘缺乏疾病的了解程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联合各种健康教育方法,持续6个月,于2011年8月~2011年10月再次调查本次实验健康教育前收集的学生与育龄期女性对碘缺乏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

调查采用无记名答卷方法。由调查员在调查前,向学生和育龄女性讲解有关本次调查的意义,并对调查问卷给予详细的说明,然后发放调查问卷。

300名小学生要求现场完成问卷,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及时回收,在学生答卷时不给予任何暗示,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调查员收回问卷,只坚持问卷的完整性,不看其填写的内容。

育龄期女性的调查问卷由600名1~3年级学生带回家给予母亲填写,嘱其第二天带回。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等),碘缺乏疾病,怎样预防碘缺乏疾病,是否买国家合格碘盐。

1.3健康教育方法

学生:在学校中,积极传播碘缺乏疾病的防病知识,给予多媒体资料,发放宣传册。组织学校出以碘缺乏疾病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报。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能更加了解碘缺乏疾病的知识。开展主题班会。育龄期女性:提供学生宣传册、DVD等,嘱其带给家长。召开家长会,形成讲座模式,为学生家长讲解有关碘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在调查对象集中的地方张贴宣传画,设立宣传板。每个月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鼓励调查对象积极参与到其中。同时,我们还将碘缺乏宣传标语发放到每个出售碘盐的地点,让购买者能够认识到碘缺乏的知识。宣传内容主要包括碘缺乏的危害、主要临床表现,日常的预防措施,食用碘盐的重要性。

1.4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指标比较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

2结果

健康教育前,学生对碘缺乏危害、预防碘缺乏方法了解程度为47.00%(141/300)、53.00%(159/300),健康教育后分别为92.67%(278/300)、95.00%(285/300);健康教育后学生知识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健康教育前育龄女性对碘缺乏危害、预防碘缺乏方法了解程度为75.33%(452/600)、70.17%(421/600),健康教育后分别为98.33%(590/600)、97.83%(587/600);健康教育后育龄女性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健康教育前,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1.300名学生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了解程度比较

时间例数碘缺乏危害碘缺乏预防

健康教育前300141(47.00%)159(53.00%)

健康教育后300278(92.67%)285(95.00%)

χ²/p10.38/<0.0510.07/<0.05

表2.600名育龄期女性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了解程度比较

时间例数碘缺乏危害碘缺乏预防正确使用碘盐

健康教育前600452(75.33%)421(70.17%)433(72.17%)

健康教育后600590(98.33%)587(97.83%)592(98.67%)

χ²/p7.91/<0.058.68/<0.058.42/<0.05

3讨论

碘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其对大脑组织和体格发育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称其为“智慧元素”。碘缺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其主要表吸纳为地方性的甲状腺肿。1917年,美国学者首次在人群中使用碘化物对甲状腺肿进行预防,并获得了成功[3]。我国营养学会推荐[4],0~6个月每日碘供给量应为50μg/d,7~12个月为50μg/d,1~8岁为90μg/d,9~13岁为120μg/d,14岁~成人为150μg/d,而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应为200μg/d。

从我院本次实验调查发现,碘缺乏地区学生和育龄期女性对碘的知识了解程度并不好,学生一般在50%左右,育龄期女性在70%左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强了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并对育龄期女性给予健康宣教。其中,学生是未来的家长,对知识的接受更快,知识传播更广,其影响深远。而育龄期女性往往是家庭膳食的主要负责人,其不良行为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家庭能够摄入加碘盐。同时,这种健康教育还形成了“学校-学生-家庭”的整个宣传模式。从实验结果我们可看出,对学生和育龄期女性实施健康教育后,其对碘缺乏疾病和预防方法的了解程度均有显著提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碘缺乏低于积极采取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碘缺乏的预防。

但是,我们仍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少部分学生和育龄期女性健康教育后并没有改善,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由于学生认为尽管碘缺乏病很重要,但是与自己没关系,是家长的事情,而有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较重,在健康教育开展期间不认真学习;对育龄期女性来说,部分人认为其按照以往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发生疾病,因此不重视。

这些情况提示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中,要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干预力度,将碘缺乏疾病的知识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中。

参考文献

[1]TahirovicH,ToromanovicA,GrbicSetal.HigherfrequencyofscreeningTSHabove5mIU/lininfantslikelyexposedtohigherdosesofiodine-containingskinantiseptic:implicationsforassessmentofiodinesufficiency.[J].Journalofpediatricendocrinology&metabolism,2009,22(4):335-338.

[2]赵海霞,赵虹,徐春华等.商丘市农村小学生与妇女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336-337.

[3]Bulliyya,G,Dwibedi,B,Mallick,Getal.Determinationofiodinenutritionandcommunityknowledgeregarding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nselectedtribalblocksofOrissa,India.[J].JournalofPediatricEndocrinology&Metabolism,2008,21(1):79-87.

[4]王培桦,张庆兰,尚莉等.2009年江苏省碘缺乏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2):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