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0
/ 2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

许周晶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314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成2组:一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为观察组(29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晚(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手术压力性损伤;临床

骨科伤病多需行手术治疗,而手术压力性损伤是在手术过程中的常见不良事件,其既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又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临床必须要对此引起重视[1]。本文为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现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58例,纳入标准为:①符合骨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②具备外科手术适应证;③知情、同意且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为:①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②存在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④具有凝血功能障碍。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9例)中男性有18例(62.07%)、女性有11例(37.93%);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0.52±4.81)岁;疾病类型包括创伤性骨折13例(44.83%)、脊柱损伤16例(55.17%)。对照组(29例)中男性有16例(55.17%)、女性有13例(44.83%);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0.16±4.67)岁;疾病类型包括创伤性骨折11例(37.93%)、脊柱损伤18例(62.07%)。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①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分别从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手术体位、受压皮肤、预计手术时间及预计术中施加外力等因素入手来科学评估其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并据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②组织全科人员培训:通过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全科人员的手术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水平,使其充分了解预防手术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干预要点,并具备精准评估、规范操作、完整交接的意识和能力;③合理应用防护用具:通过合理应用防护用具,可以有效预防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一般最佳的选择是透气功能好、软硬度合适的啫喱垫,同时还要配合使用赛肤润、拜尔坦泡沫敷料等药物;④加强术中保温:在手术过程中,应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范围内,并适当包裹非手术部位,输液时先利用加温输液仪对输液药物加温至41℃,再进行输液,以免患者因受凉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2];⑤加强术中观察:在手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各项体征的观察,特别是要重点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医生并协助处理;⑥定时皮肤按摩:在不影响手术正常进程的前提下,每2h对患者的皮肤受压部位进行一次按摩,以改善起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手术压力性损伤[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病情观察、术中配合及对症施护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及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别用率、x±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观察组中共发生手术压力性损伤1例,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45%;对照组中共发生手术压力性损伤5例,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7.24%;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

2.2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

观察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为术后(26.61±1.72)h,对照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为术后(8.82±1.51)h,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晚(P<0.05)。

2.3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5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5.86%,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1。

3讨论

骨科伤病多由外伤、交通事故等所致,而骨科手术则是一类以急性和创伤性为特点的手术。由于骨科手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其围术期护理工作量和难度也较大。手术压力性损伤是骨科手术的常见不良事件,也是骨科手术并发症的一种。皮肤压力性损伤多因长期卧床所致,据相关数据显示,长期卧床者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可达16%-43%[4]。而骨科手术操作时间往往较长,所以很容易引起手术压力性损伤。

为了有效预防手术压力性损伤,应在术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干预不够细致和全面,只有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手术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都排除在外,以从根本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文通过对58例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临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淑荣.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2):81-82.

[2]唐雅君,胡颖洁,刘艳红,陈珊珊.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2):68-69.

[3]姚丽娟,李红梅,钱卫琴,达玉娟.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15):1870-1872.

[4]侯丹丹.护士在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知情告知中体验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