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汤治疗感染性休克3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清营汤治疗感染性休克30例临床观察

张爱萍方志军苏克雷

张爱萍方志军苏克雷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28)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营汤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感染性休克且中医辨证为邪热初入营分证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清营汤,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PACHEⅡ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积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清营汤;APACHEⅡ评分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10-02

感染性休克是非心脏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始终居高不下,而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西医抗感染治疗将面临着无药可用的窘境。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清营汤治疗脓毒症休克3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0±11.1岁);平均病程(8.5±3.2)d。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3.0±10.5)岁;平均病程(8.8±2.6)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1]:⑴有明确感染灶;⑵有全身炎症反应;⑶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来基础值下降40mmHg,经液体复苏后1小时不能恢复或需血管活性药维持;⑷伴有器官组织的低灌注,如尿量<30ml/小时,或有急性意识障碍等;⑸血培养可能有治病微生物生长。

1.2.2中医辨证标准:邪热初入营分症:⑴身热夜甚,⑵神烦少寐,⑶时有谵语,⑷斑疹隐隐,以上四项符合任意三项即可。

1.3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为脓毒症休克患者;

(2)符合中医邪热初入营分辨证标准者;

(3)年龄在18~79岁之间,性别不限;

(4)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肝、肺、肾、血液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者。

(2)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

(3)过敏体质者;

(4)其他研究者认为不能入组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按照西医集束化治疗方案,包括早期复苏、积极抗感染(联合应用广谱抗感染药物,有药敏的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以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疗程为2周。

治疗组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并服用清营汤,疗程为2周。处方犀角(水牛角代)30g,生地黄20g,元参10g,竹叶心3g,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金银花10g,连翘6g,颗粒剂,用150ml温开水冲服鼻饲,每日2次。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显效:神志清楚,收缩压≥90mmHg,尿量≥30ml/h,无需使用血管活性药;有效:神志清楚,收缩压≥90mmHg,尿量≥30ml/h,间断使用血管活性药;无效:神志障碍未见好转,血压需持续血管活性药维持,尿量<30ml/h,一般情况恶化甚至死亡。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评分(APACHEⅡ评分)。

3.2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3.3治疗结果

3.3.1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PACHEⅡ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积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3.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清营汤载于《温病条辨》,是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的治疗邪热初入营分证的代表方,方中犀角咸寒,其气清灵透发,寒而不遏,清营凉血解毒,且能散瘀,为君药。生地甘寒,清营凉血滋阴;玄参咸寒,滋阴清热解毒;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热。三味相合,共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为臣药。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宜透邪,使初入营分之邪热转出气分而解,此即叶天士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理;黄连苦寒,清心泄火解毒;竹叶用心,长于清心除烦;丹参凉血活血散瘀,以防热与血结。此三味共助君药清心解毒凉血,为佐药。诸药相合,供奏清营泄热解毒,透热养阴活血之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见感染性休克病人伴有神昏,烦躁,皮肤瘀斑等症,与清营汤症相符,而就翟玉祥[2]等研究发现清营汤具有调节体温状态,降低血液黏度及血小板聚集能力,调节凝血和纤溶功能,提高机体抗过氧化能力,抵御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并能维护体内电解质代谢的稳定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大为,邱海波,郭凤梅等.ICU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3

[2]翟玉祥,卞慧敏,杨进,等.清营汤对营热阴伤证动物模型的作用及其机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