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

李秀华

方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方正150800

摘要:儿科护理因为患者在身体及年龄上的特殊性,各个组织器官都处于发育阶段,在治疗时极易发生各种风险状况,引发其他病症,影响恢复的效果。本文对儿科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前言:安全护理对于患者恢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而言,因为处于发育阶段,护理阶段出现风险的概率极大,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威胁着儿童的安全。为了防止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状况,护理时要了解一些风险因素和解决方案。

1.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1护理人员因素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操作要求特别细致,对孩子的诱导配合、家属的解释要花去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有时存在主观意识过强,对自己的工作过于草率自信,护理操作缺乏交接性,安全意识淡漠,不能时刻注意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个别护士严重缺乏工作责任心,未曾严格按照医院规定来工作,对于患者的床号、用药量、姓名、药品浓度都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甚至错误的认为这些工作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但往往因为年轻护士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服务意识不强,责任心弱,工作目标不明确,法律意识淡薄,就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儿科专科疾病知识不熟悉和专科护理操作不熟练的现象。以致于很多时候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抢救,错过最佳的抢救期,增大了护理风险机率,甚至威胁到儿童的生命。

1.2儿童患者的家人因素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极其珍贵,孩子一旦患病,家人就会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既要减少治疗时的痛苦,又要尽快把病治好,治疗时间较长家属的态度就会悲观、敏感,家长的态度在一定地程度上会影响孩子自己对待疾病的态度。一些家长缺乏诊疗知识,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缺乏信任,一旦医护人员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时,家人们就会把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发泄到医护人员的身上。不同的患儿家属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生活背景会有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后果。

1.3儿童患者自身因素

由于儿童病情复杂多变,且易反复,造成护理工作繁重。患儿由于自制能力较差,在进行各项检查,尤其是带有创始性的检查时因为疼痛不能很好地配合,患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的表述自己的症状,加之病情变化快,以致于不能对病情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应对。

1.4医院管理方面风险因素

医院自身的管理和建设方面也存在有普遍的风险,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医疗护理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后盾。但护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或不能得到严格落实执行而引发风险。医务人员对于患儿应当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同时对于患儿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问应当予以耐心的解答。医院还应当规范相关制度,实现对工作现状的精简,避免出现看病程序复杂的情况,进而保证患儿最佳治疗时间,保证其最佳的治疗效果。

2.防范风险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护理管理

儿科护理本身具备着突出的特殊性,护士工作中一旦出现不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工作,极容易造成整个护理变动,并且对患儿病情观察造成影响。很多医院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关键的护理细节并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在护理制度中得到反映。为了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管理者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还应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培训,实施考核制度,培养护士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制意识和“慎独”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提高遵循各项制度和岗位责任自觉性,保证护理的安全。科室领导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管工作,护理人员之间要相互监督,互相鼓励,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患儿得到安全及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做到对患儿终身负责,对自己负责,做到有章必循,这是减少护理纠纷的关键。

2.2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沟通

加强儿科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是提升护理工作的关键点,应当进行重点的改进和加强完善。加强入院宣教,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告知,与患者家属沟通时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赢得患者的家属的信任,对不合理要求,应耐心劝解,必要时可由主管医生解释。

在实践的儿科护理工作之中,应当尽量的避免出现误会情况,这一点对于提升护理效益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及价值。在相关护理的过程之中护士应当详细的询问患儿自身症状情况,对于护理工作之中的基本问题应当与家属进行共同的商讨以寻求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在实践的护理工作之中应当很好的运用儿童患者较天真,容易被哄的特征,多多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很好的培养与患儿之间的情感,进而使得其可以更加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广大家长对于护理工作也必将给予全力的协助。

2.3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

儿科护士要以热爱本职工作、保护儿童健康为己任,始终以一颗热情的心、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儿科工作。以达到护理服务目标为准则,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合理排班,均衡工作量。良好的服务态度是缓解矛盾,加强沟通,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医护人员要以良好的态度为患者服务。

为了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三基理论考试、护理查房等,培养护理人员自学能力,制定按期考核制度,并根据护理人员自学成绩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护士要及时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熟悉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特殊仪器的使用等,新护士要在资深护士的带教下,通过不断熟悉技术要领和反复实践,在临床工作中掌握各项护理操作。还应该多学习一些关于儿科常见疾病的知识,熟悉各种疾病的特点,掌握护理的原则和重点。

总结:儿科护理因其对象的特殊性,是护理工作中最难的,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为了避免风险以及不必要的麻烦,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相互配合,帮助患儿及时治疗。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服务的态度,积极地、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避免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兰晓云,孙秀香,吴慧杰,儿科护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2):163

[2]邓开琴,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