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解析

王琳鑫

王琳鑫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617061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初中阶段必须学科之一,是初中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语文学习的好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大纲中的重要部分,古诗文教学中蕴含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探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文化教育对策,希望对今后语文教学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1-121-01

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可以通过课本与课外资料的古人文章、诗词歌赋中领悟到人生的价值,通过古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感染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会学生勇敢克服人生中的的困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我国古代民俗文化的特点与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以下笔者就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新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1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相关研究

目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第一,古诗词中忽略传统文化,教师过分看重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忽视了古诗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忽视了古诗词的意境,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根本无法体会到传统文化美的意境【1】。第二,教师课堂教学中重视古诗词的翻译教学,忽视了学生的鉴赏教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成为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并且教师与学生已经被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同化。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对作品中作者的情感表达手法一无所知,最终结果只能是学生导致对诗词学生产生抵抗情绪。

2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2.1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好的学习并提升自己。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将感情的表达划分出多种层次,其体现出委婉及含蓄的特点,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营造出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学习,对于传统文化也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信息化手段的合理运用为教学情境的营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学生们可以在特定的氛围中感知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比如在学习到《使至塞上》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信息手段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关于这首故事创造的背景故事,之后为学生们阐述王维创造《使至塞上》古诗时当时的情感做铺垫,同时,学生们在通过故事与老师阐述,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取共鸣【2】。再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教师在课上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并配上悠然、轻缓的古筝轻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被悠然自得的音乐深深吸引,不自觉的融入到音乐熏染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体会到陶渊明的创作情感,还可以对我国传统文人思想有所感悟。

2.2.充分挖掘教材,精选国学经典文本

语文教材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背影,例如,教材中必备的古诗部分就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之一,教材中的每一首唐诗宋词,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自身经历与感受总结出的宝贵的精神产物,都反应出作者写作期间的心境与情感。唐诗宋词中多以爱国、思乡、忧国忧民等情感为思想主线,这些题材的作品均经过时代的洗礼,在现代教学中熠熠生辉,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情感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前,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等,课上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根本上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目的是塑造具有灵魂和高尚品格的人,语文国学经典著作的渗透其意义重在培养提升学生的品质,塑造学生“圣人”的优良气质。国学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与代表,因此,在选择教学文本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众多平台中挑选合适的国学经典著作。《水调歌头》《相见欢》等这些国学著作是我国经典国学著作的代表,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增加国学经典著作的难度,让学生在阅读中修生自律,在感悟中知耻明理。

2.3利用特殊节日进行古诗词传统文化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知识和课本中的诗歌结合教学,通过具体节日等对教材古诗词进行讲解,进一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诗歌,同时,学生也通过诗歌掌握更多的民俗知识。例如,中秋节的时候,教学可以进行接入诗歌接龙比赛,教师可以作为游戏开始,教师以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为游戏开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让学生依次进行中秋节相关诗文背诵,教师对前三名学生进行奖励,用竞赛与奖励形式激发学生古诗文收集朗诵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通过以上竞赛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传统风俗文化,同时还可以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这就要求每位教育第一线教师不断深入的探索传统文化教学方法,研究出适合初中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与传统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2]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