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王春丽

(王春丽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二疗养区;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研究对疗养员提供景观疗养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5.5月-2016.3月间接收的疗养员121例,作为对照组,为疗养员均提供常规疗养护理,于2016.4月-2016.12月间接收121例疗养员,作为干预组,为疗养员在常规疗养基础上提供景观疗养护理服务,总结两组疗养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疗养员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疗养员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疗养员满意度为83.05%,干预组疗养员满意度为96.61%,干预组疗养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疗养员提供景观疗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养员睡眠质量,大部分疗养员主诉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关键词】景观疗养;睡眠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

疗养是指利用疗养因子,包括环境、心理、生理干预等手段,对人体产生积极心理效应,以增强疗养员体质、预防疾病产生,改善疾病预后等效果,景观疗养是常见疗养方式,意指通过良好景观,消除疗养员心理紧张及抑郁表现,让疗养员感到身心放松,调节免疫系统。大部分疗养员为慢性疾病患者、年龄较大者,因机体健康状态及疾病困扰等因素,可能导致疗养员产生睡眠障碍及心理焦虑情绪,睡眠障碍会导致机体健康状态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导致精力下降[1-2]。本文研究对疗养员提供景观疗养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5月-2016.3月间接收的疗养员121例,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74例、女性47例,年龄范围在52-76岁间,平均为(63.4±3.0)岁,基础疾病类型包括高血压46例、糖尿病52例、老年慢性患者23例。于2016.4月-2016.12月间接收121例疗养员,作为干预组,包括男性74例、女性47例,年龄范围在53-75岁间,平均为(63.8±3.1)岁,基础疾病类型包括高血压46例、糖尿病52例、老年慢性患者23例。两组疗养员基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本次研究取得所有疗养员本人同意;疗养员基础疾病控制较好;需排除合并交流障碍患者;排除需长期卧床患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并发症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疗养员接受一般疗养护理,护士积极评估疗养员身心健康状态,登记其基本资料,向家属了解其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掌握服药规律及剂量,每日做好监督工作,为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每日陪伴疗养员参与户外活动,组织参与集体活动,每日为疗养员提供营养均衡膳食,带领疗养员每周进行2次运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干预组疗养员接受景观疗养护理,包括:㈠常规护理同对照组,护士热情接待疗养员,介绍疗养院环境及基础功能设施,营造温馨舒适疗养环境,保证房间干净整洁,护士向家属了解疗养员生活兴趣爱好及日常运动频率;护士与疗养员加强沟通,了解其身心状态,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定期为疗养员组织体检,评估其机体健康状态。㈡提前为疗养员介绍本市或附近城镇景观,选择适宜地点供疗养员选择,一般选择兼具休养及观赏功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温舒适的景点组织疗养员共同参与景观游览活动。㈢护士在陪伴疗养员进行景观游览过程中,应随身准备急救药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举办娱乐活动,护士应时刻监督疗养员行为,防止发生意外受伤事件,及时告知游览时注意事项,护士应事先查询资料,为疗养员解释景观特点及民俗故事等,提高疗养员兴趣[4]。

1.3观察指标

护士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疗养员进行评分,评分标准:满分为21分,0-5分为无睡眠障碍;轻度睡眠障碍:6-10分;中度睡眠障碍:11-15分;重度睡眠障碍:16-21分[5]。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对临床护理服务评价,表格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沟通、户外活动等,指标包括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疗养员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疗养员睡眠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我院接收疗养员多为退休老人、慢性疾病患者等,此类人群特点为退休期间身心压力骤减,导致老年人不适应家庭状况、无法迅速适应退休状态、家人无法长期陪伴导致疗养员产生心理焦虑、抑郁、孤独感,产生睡眠障碍;而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因疾病困扰、需长期服药、日常生活饮食、运动均受到限制,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具体可表现为患者出现头痛、失眠、心情低落等,上述状况均不利于疗养员生活质量[6]。

3.1护士为疗养员提供景观疗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提高疗养员满意度

传统疗养护理,注重为疗养员提供用药监督、生活指导及饮食干预,注重运动调节,促进改善疗养员心理不良情绪,但忽略疗养员身心感受,无法有效解决睡眠质量较差现状,本次研究为疗养员提供景观疗养干预,意指做好基础疗养工作同时由护士带领疗养员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定期组织景观游览、举办集体娱乐活动等,帮助患者调节身心技能,利用景观疗养因子,帮助舒缓疗养员身心情绪,保证日常活动量,促进夜间睡眠质量,且大部分疗养员均主诉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7]。

综上所述,护士为疗养员提供景观疗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养员睡眠质量,大部分疗养员主诉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

[1]付新云,张晶,沈桂英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军队特勤人员疗养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3):259-260.

[2]李敏,叶凤萍,金芸等.护理路径信息系统在军队高血压干部疗养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4):59-61.

[3]陈月英,李秀增,王燕瑜等.基于疗养员个性化需求的分类疗养护理方法的应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3):225-226.

[4]陈玉明.舒适护理模式在疗养护理的纵向延伸[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3):238-239.

[5]马丛丛,曲梅.“3H”护理服务在轻度认知障碍疗养员护理中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135.

[6]刘新华,张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疗养康复前后脂代谢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168-169.

[7]熊苑红,马秋红,梁柳芬等.护理干预辅助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定量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21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