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 2

临床路径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高红佘金荣郭春霞张兰兰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安徽省霍邱县237400

【摘要】目的:针对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首次穿刺PICC置管的60例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对两组效果比较。结果:在健康宣教达标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采用临床路径护理使患者更加了解相关健康知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都明显提高。

【关键词】PICC;临床路径;护理满意度;宣教达标率;护理质量

在临床中PICC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尤其是需输液治疗时间较长及化疗患者,可使患者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使静脉炎的发生降低,并有效避免渗出药物[1]。由于PICC穿刺方法不同于其它,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所以采取适宜宣教显得十分重要。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指为PICC置管患者按照制定的日护理计划有针对性设定护理模式,对于护理工作的正确性、预见性及主动性具有指导作用,使患者对应接受的护理措施更了解,进而对护理操作提前认识能、积极配合获得最佳护理效果。本次收集了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首次穿刺PICC置管的60例化疗患者,其中有28例男患者,3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5—83岁之间,平均年龄(65.2±2.4)岁。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存在选择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患者及家人宣教。每日安排专门人员对患者掌握健康内容的程度进行测试(宣教达标率)。高于85分的患者达标,不高于85分的患者不达标。患者及其家人满意度分满意和不满意两种,不满意的应写出具体意见,有待于改进完善,都在患者出院前完成。护理质量由质量评价小组进行检查评定。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两组对照内容为:穿刺前将PICC置管情况及采取该方法的原因向患者详细说明;穿刺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术者对已完成穿刺患者的如何观察[2],术时患者采取平卧姿势,穿刺侧手臂向外90°伸展;消毒铺单,患者活动禁止超出无菌区;告知患者疼痛时采取深呼吸,若发生不适向医护人员告知;患者陪同人可进入术室,与其交流,分散注意力,使其紧张情绪疼痛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术后应拍摄胸部正位片[3],看置管位置;第一日查看穿刺疼痛、肿胀及穿刺点渗血是否存在,若有可采取加压止血方法;第二三日对局部渗血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情况对药物更换,保持管路通畅,了解患者存在的不适症状;贴膜松脱、起壳、穿刺点疼痛及红肿等情况是否存在。告知出院后对PICC导管的正确保护措施,穿刺侧禁止提重物,澡时避免贴膜浸湿,每周消毒一次病对贴膜更换,若发生贴膜松动,局部产生该情况时应及时更换,若发生疼痛、红肿等情况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避免产生感染;定期冲洗导管以免发生阻塞。

2.1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对患者的有关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表明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2评价

出院前一日对两组患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问卷表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满意度宣教达标率护理质量;等项目内容分别设置掌握、部分掌握及未掌握3个指标,分数分别为10、6、4分,高于85分的分值为达标。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100分为满分,高于90分为满意。

3.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观察组中达标的有28例患者,达标率为93.3%,对照组中达标的有22例患者,达标率为73.3%。在健康宣传教育达标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29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占96.7%;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占80%,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

4.讨论

对picc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方法,使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使护理工作按章操作,随意性明显减少,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在护理中有效避免差错。有利于护理人员学习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患者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临床护理路径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基于人为本理念付诸行动,尤其是心理护理,对患者指导和讲解后使其诊治顾虑明显减少,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及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在诊疗中融入健康教育,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服务,护患之间明显改善关系,对护理人员进一步提高信任度。总之PICC护理应用于临床路径方法,可使患者加深了解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宣教达标率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秋艳等.化疗患者PICC置管生活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2

[2]赵芳吴美妮等.判断PICC导管异位的一种新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

[3]宋建汪春林等.心房内心电图应用于PICC导管头端定位效果Meta分析[J],护理学报,2017.7

[4]胡伶俐谭红江等.微信平台在PICC带管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实践与效果[J],今日护理,2017.12

作者简介:高红,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女,1989年12月30日出生。研究方向:肿瘤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