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浅谈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金甜

安徽师范大学

【摘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已是德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采取各种策略不断提升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将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关键词】学习态度积极思想品德

一、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包括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极其培养[J].当代科学教育,2003,19],当今社会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过程变成一种负担。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绩。学习快乐感严重缺失在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的,只是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只明白该端正学习态度而不得其法。

在当前的研究当中,中学培养正确学习态度的研究较少,归根究底,还是应该在中学时期就培养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坚持下去,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活动。“兴趣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强烈的内部诱因。”[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极其培养[J].当代科学教育,2003,19]学习效果与学习态度是互相影响的,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是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培养积极学习态度这方面并没有专门的课程,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自然要承担其这样一份责任。并且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心理都急剧变化的时期,最大的特征是进入了青春期。这时学习态度就十分关键。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发展成为更全面的人。

三、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策略

1.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的观点之一是,快乐必须到人际关系中去寻找[张忠仁.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一点就是积极的校园关系,即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也受到了专家重视,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包括两课内容都是在教学生如何跟同学相处,德育老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实现目标,在生活中处处点拨,帮助同学们学会与朋友、家人、老师相处。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需要教师的主动出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作为一名德育老师,更需要了解学生,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有效的沟通、情感的共鸣、仔细的观察是一名合格老师的必备技能。第二点是积极的家庭关系。思想品德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要适时引导家长,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这就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与学生沟通,也要与家长沟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接纳一些新思想、新事物。

2.帮助学生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生活占整个生活的大部分,积极的学习态度离不开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是短期能养成的,需要思想品德老师的积极引导,于教学当中,于日常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教会他们发现生活中每一处幸福,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问题。

3.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情绪的作用很神奇,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情绪转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得学生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从而提高其脑力劳动的效率,积极的情绪状态还能帮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德育老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克服不良的情绪状态。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排在了首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聚焦初中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教师更能于教学之中引导孩子,教材中明确指出情绪的调节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德育老师更大的任务在于,将这些道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学生能实在在运用的办法,而不是作为应付考试的知识点。

4.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适用于思想品德课的常用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论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在笔者看来,教学方法无所谓好坏,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灵活运用,不断增强教学的灵活性。积极的学习态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培养起来,教师上课的方式是否抓住学生的兴趣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5.形成合理的评价模式

打破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模式,现实在很多初中学生的认知里仍存在着思想品德课全靠期末背诵的观念,这是长期以来考试模式的后遗症。要打破这个现状,首先需要更灵活的考试方式。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原先就具备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矛盾性,评价时更需要多种方式。纸笔考试更灵活的试题,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都离不开教师们的努力。

6.科学的利用教材

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道德与法制》教材将逐渐取代各版本德育教材,这一教材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新旧教材的交替,还有如何合理利用教材,正如笔者上文所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很多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只要教师利用得当,用生动幽默的方式,贴近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化知识点为生活的智慧。如指出与新课实际相关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猜想、探讨和论证;运用各种直观手段,通过生动有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感知教材的兴趣等等。

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德育的主阵地,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萌发出要做一个有智慧有学识的人的愿望,塑造学生完满人格,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23

[3]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极其培养[J].当代科学教育,2003,19

[4]张忠仁.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

作者简介:金甜(1992.03.12—):女,汉族,籍贯:安徽省桐城市,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