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护理程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王凤

王凤(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其成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11年7月21日至2012年3月22日到我科轮转实习的护生5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带教,对照组用传统带教方法,对两组护生在毕业实习考核成绩及自我评价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组护生在实习成绩及自我评价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带教,加强了师生交流,发挥双向激励功能,改变了传统的带教方式,避免了带教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护理程序临床带教实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040-02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充实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临床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对2011年7月21日至2012年3月22日进入普外科科实习的54名护生进行不同带教方法的尝试,现报告如下:

1、教学对象

均来自于四川省自贡市卫生学校2011年即将毕业的中等护理专业学生54名,均为女性,年龄17~21岁,平均18.75±15岁,文化程度均为中专毕业生。将54名护生随机分为随照组27名,为传统带教的学生。观察组27名,为应用护理程序带教的学生。出科考试及评价方法均相同,两组护生年龄、学历,带教老师职称、学历、教学资历等差别无显著意义。

2、教学方法

2.1评估阶段

2.1.1评估学生

评估学生的来源及学历层次;评估学校的实习大纲和医院的带教安排等;评估学生既往实习经历及已经掌握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学生的个人学习需要、实习期限、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的思想状况(包括政治素质、专业思想、医德医风)。

2.1.2评估老师

评估老师的思想心理状态、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

2.2计划阶段

根据评估资料:学校的大纲、医院的计划、结合普外科的工作特点制订普外科实习目标。

2.2.1态度目标:包括组织纪律、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及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

2.2.2知识目标:明确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应用所学知识应解决的临床问题,以明确努力的方向。

2.2.3技能目标: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组织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护理程序应用能力。

2.3实施阶段

2.3.1态度目标的实施

做好教师表率,言传身教,观看道德规范录像,进行南丁格尔精神、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生的法律身份、护生的角色和任务等知识讲座。针对学生在实习初期的紧张、中期松懈、后期的分心与马虎,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的加强导向作用。

2.3.2知识目标的实施

通过临床实践、科室小讲课、大科集中听课、全院集中听课、读书报告会、教学查房、老师随机讲解及提问、学生的提问等巩固理论知识。

2.3.3技能目标的实施

通过临床实践、观看操作录象、教师操作示范、学生技术操作训练及讨论、出科技术操作考核、模拟病例等实地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分析、综合、动手、应用护理程序等)。

2.4评价阶段

2.4.1学生评价:评价老师带教和自己,主要通过平时观察、沟通交流、实习生座谈会、实习生自我鉴定、实习日记等来进行评价。

2.4.2老师评价:评价学生及教学效果。

2.4.3护士长评价:护士长每周检查带教工作,了解带教计划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2.4.4出科考试:①理论:采用笔试或口试的方法。②技能: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科的实习内容进行重点考试。③能力:对护生的病房管理能力、危重病人初步急救处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等,由带教老师、护士长根据平时考察综合评定。

3、教学效果调查

在护生实习第4周(出科前),采用统一理论及操作考试与无记名调查问卷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4、结果

4.1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2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示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明显提高。见表1。

表1两种教学法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4.2问卷调查结果每次由专人发放,现场回收,回收率100%。两组护生自我评价比较,结果示观察组护生在职业态度、护理观念及护理行为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两组护生自我评价比较

5、讨论

5.1护理知识方面目前临床多数的传统带教模式,较少考虑学员的个体因素(如素质不一性和需求的差异性)[1],而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带教,则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教学。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组织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临床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主动性好的学生,以“导”为主;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以“教”为主;对有一定学习能力,但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则以“督促”为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学习愿望强烈。表1反映出观察组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表2中第2条也显示出观察组主动学习愿望较对照组强。

5.2护理技能方面护生刚到一个新的科室,由于各方面都不熟悉,心理紧张,导致面对带教老师显得无所适从,面对护理操作陷入茫然[2]。在传统带教模式下,多数老师只注重操作上的示教,而少给护生实际操作,使得护生的动手机会减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发挥[3]。而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一对一带教,老师有明确而专一的带教对象,能对所带习的护生做到言传身教,护理操作上可手把手的指导,护生对不会的操作也敢于向带教老师提出,直到掌握为止,使得护生的操作能力得到积极大提高。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5.3护理观念及护理态度方面我们发现,刚入科时,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为病人治疗处置上,忽视了病人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有机整体,整体护理观念淡薄。同时,绝大多数护生认识不到护士外在形象的重要性,多数护生不知道如何与病人沟通交流,更不知道如何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后,护生对临床工作程序略知一二,对护理工作不再抱有神秘感,思想开始松懈,工作积极性下降[4]。还有部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挫折、困难,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对护理工作产生一种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观察组中带教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更能了解护生的心理变化及工作态度的转变,并在职业态度、护理观念及护理行为方面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侧重于全面达标,综合评价,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表2充分显示了观察组在职业态度、观念及行为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带教,进行目标教学,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5]。可避免带教和实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充分体现带教和实习中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临床带教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吴素清,黄春霞等.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4

[2]唐金凤掌握护生心理,提高带教质量[J],护理研究,2004,18(2):369

[3]叶琳,张海凤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几项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76

[4]王萍带教中提高护生心理素质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968

[5]优化临床教学的目标设计,中等职业教育,1999年17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