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倚重物质奖励激发后进生学习动机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对倚重物质奖励激发后进生学习动机的思考

张圣洁

张圣洁

(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浙江温州325200)

摘要:近年来,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人们期望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用物质奖励激发学习动机的方式就愈演愈烈。而以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这种过分倚重物质奖励的策略体现了对学习动机内部构成认识的不足,对动机与学习之间关系认识的不足。笔者提出激发学习动机要注意在物质奖励时逐渐将学生的物质需要转移为成就需要;要让学习本身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还要克服急躁心理,发挥持久的期待效应。

关键词:后进生;物质奖励;学习动机

信息时代竞争激烈,社会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也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但是,据调查显示,最近几年学业不良学生非但没有减少,甚至还出现了增多趋势。种种迹象表明,学业不良现象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病理”的最明显的征兆之一,也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普通学校中,一般把学业不良学生称之为“后进生”,这称呼首先告诉人们不能把这类学生学业不良归因于其智力低下。他们的智力是正常,但目前的学习成绩背后隐含的学力水平没有反映其智力水平,如果教育得当,他们能解决学业不良的问题。能否教育转化后进生是基础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特别在小学阶段,一方面没有择优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家长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在基础教育的开始阶段就掉队,转化后进生就更受重视。

转化后进生工作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是否积极学习,乐意学习什么,学得怎么样都跟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学习动机不仅能有效地形成学习活动,而且还能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家长想尽办法,各显神通。商业社会浮躁的人们喜欢用“短平快”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众多方法中,人们发现物质刺激能最快地发挥最用,于是首先在家庭,物质奖励的方法备受青睐。最近几年在校园之中,物质奖励的方法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最常见的一招就是许诺:“考得好送你个小玩具”。最初听到这消息孩子们确实很兴奋,也确实为之努力了,成绩也确实提高了。但在几次“成功”之后孩子们常会这么问:“下次考好了有什么奖品?”奖品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它们又可能使人只对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了兴趣。而靠物质、许愿等诱发、启动的学习动机,往往要以不断“升级换代”的新许愿、新物质加以维护。例如,一位教师许诺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就带他去吃汉堡,但去了五次之后,孩子再也不愿意去了,对学习也不再热心。教师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该学生最喜欢的怎么不奏效了呢?实际上,一旦物质奖励维持原状,孩子对奖励目的行为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孩子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教师迟早无法满足,结局也不言而喻。

一、倚重物质奖励激发学习动机策略的不足

1.对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认识不足

在教育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内源性动机是指个体内在的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外源性动机是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物质奖励属外源性动机的一部分。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看,物质奖励与学生较低层次的缺失需要相关。从人的感知来看,人最先容易感兴趣的东西,是他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以及吃到的事物。关注缺失需要有其积极意义,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以后才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物质奖励也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从某些方面说,用物质奖励策略是涉及动机价值方面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它不着眼于让学生发现任务更大的价值,而是将成功完成任务与学生确实看重的物质奖励联系起来,能够快速激发学生暂时投入更多的学习努力。

但物质奖励用得过多或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莱伯有一项著名的实验:他让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一种有趣的游戏,试验的第一阶段不给任何奖励,两组儿童都很投入地进行游戏,两组没有差异。实验的第二阶段,给一组儿童以糖果等物质奖励,另一组儿童不给任何奖励。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得到奖励的那组儿童对该游戏的兴趣明显降低了,而未得到奖励的那组儿童仍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莱伯把物质奖励的这种负面效应称为外部奖励的隐蔽性效应。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常常要对行为的原因加以探究,或者产生自我决定感,或者产生他人决定感。某一行为,如果多次受到外部奖励,个体就会产生他人决定感,或从自我决定感变为他人决定感变,其结果是在没有外部奖励的条件下,就会表现出行为动机的丧失,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极为不利。

学生从六七岁开始就已经有了自我成长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性,不断提高自己的需要层次,在精神、情感、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而与学生高层次的成长需要相关的是内源性动机。内源性动机是在适当程度的满足后才产生的,来之不易可也不会暂时终止,它将一直推动人去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应该更加关注内源性动机。

2.对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过分倚重以物质奖励来激发学习动机也折射出对动机与学习之间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动机与学习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只有动机对学习起作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用认知失衡理论来解释认知动机。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有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因为人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所以认知失衡导致一种“紧张感”,为了解除这种紧张的不舒服感觉,由此产生认知动机,努力求知。一旦学习者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认知不平衡产生的紧张感便得以解除,进而产生一种轻松、愉悦和满足的心理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认知动机起到了一种强化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加强认知动机。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知识越多的人越求知,学有所得则学而不厌。加涅在阐明奥苏泊尔的动机观时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引起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并且要依靠由成功的教育成就引起的动机来加强进一步的学习。”

二、激发后进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1.将物质需要逐渐转移为成就需要

如上文所述,物质奖励有其积极意义,特别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作用更大,教师不能以“一刀切”的态度加以否决。在后进生转化的开始阶段,奖励学生一本喜欢的故事书、一个可爱的学习用品、参观一次展览等等都是不错的方式。但在给与奖励的同时要耐心而认真地指出这些奖励是他们成功的代表。在之后的奖励中要逐渐将物质符号化,让学生树立奖励的东西象征着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样一种观念。这样使学生把注意力从物质需要逐渐转移到成就需要上来,从外源性动机入手不着痕迹地逐渐转为激发他们的内源性动机。

2.让学习本身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让学习充满情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应淡而无味,而应充满激情,以情动心,以情激趣。即使简单的习题设计,也应趣字当头,进行“变式”设计与练习:或正面进攻,或迂回包抄;或单刀直入,或曲径通幽。

再者,让“我也能学”。笔者只有初中生英语水平,曾有过上大学英语课程的经历,从中真切地体验了后进生的苦楚,老师所教的根本无法理解,课堂上如坐针毡,放弃也是无奈的选择。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弱点之一是很难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常常让后进生因原有知识结构的缺陷根本无法进入学习活动之中。设置弹性目标是克服这弱点的有效措施。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新的学习能否发生,因此通过教学的前测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弹性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找准起点,尽量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近发展区。只有“跳一跳,摘得到”才能学有所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另外,要关注学习所得,要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小结自己新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进步,教师也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表现,及时反馈。当学生从事有内在兴趣的学习活动而取得成绩时,会体验到由衷的满足感和成功感,这将强化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

3.克服急躁心理,发挥期待效应

过分倚重物质奖励归根结底源于教师的急躁心理,希望后进生转化工作能立竿见影,但偏偏事与愿违,常常是刚有了起色又出现反复,而且反复还会多次出现,转化后进生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这就需要教师有坚定的信念:“后进生不是智障儿童,转化是大有可能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获得有价值结果的期望,期望值高,动机就高。教师积极热切的期望将带给转化工作巨大的动力,产生“皮革马利翁效应”。另外,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弱,自我评价从依从权威逐渐向独立性评价过渡,但还是以权威评价为主的。如某某学生说自己是好学生,问其原因,常常以“老师说我是好学生”作为依据。因此,教师将“皮革马利翁效应”带给后进生,对转化工作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维亚.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1999,(05).

[2]罗双兰,李芒.关于如何激发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04).

[3]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