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沟通型班级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和谐沟通型班级管理模式

王建

王建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一中学266327

每个班主任都有不同的气质、性格,工作的风格也就大相径庭,教育家德瑞克根据不同教师在教室内的行为表现形态,将之区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与民主型。我觉得我应该属于民主型的,我比较认同和谐沟通型班级培养模式,和谐沟通班级培养模式最早是由以色列的教育家金纳提出的,金纳在教育界为人所称颂者,因为他的三本有关两代沟通的著作。

在《亲子之间》及其姊妹著作《父母与少年》中,他提出亲子间沟通障碍的解决方法。金纳相信父母所说的话会影响儿童的自尊,为了尝试使此影响为正向的,他发展出一套特别的技巧以处理亲子间的冲突。

在后来的一本书《师生之间》,金纳把这些概念推展到教室去,教师就像父母一样,有能力建立或破坏儿童的自我概念。这本书提供建立一个安全、人本主义以及建设性教室环境的沟通技巧。

对照我的班级管理经历,我认识到德育工作重在实效,关键在于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在他人教育的引导下,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正常、健康地发展;智慧潜能和才干才会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挖掘下得以发挥;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在这些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我在德育工作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沟通从心开始

我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学生每周的周记叫做“心灵的沟通”,一般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烦恼或意见写出来,如果哪位学生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写的也可以不写,不给学生条条框框的约束,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初中时代,学生已经对男女同学有了一种特别的心理反映。如何建立正常的、自然的同学关系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学生中出现了比较要好的男女同学,经常在一起玩,甚至在课堂上出现了不注意听讲,传纸条的事情。如果采取堵截、生硬的批评方式,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为此,我特意举行主题讨论活动,通过写周记,选出精彩的十多篇读给大家听。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公开坦诚把平时不愿说、不敢说的话如实写出来,最后达成共识,明确了同学间应该怎样交往,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二、自律和同伴教育相结合

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势必躬身,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我也曾经这样。这种管理有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于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

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

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其实,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因而,学生能干的,我坚决不包办不插手。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摊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等等。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我的工作原则是:必须负责召开第一次班委会,落实分工,做好落选的同学的思想观念工作,对落选的同学,我会在全班给他们发纪念品,感谢他为班集体所付出的一切。

三、团结就是力量

一个班管理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个班是否具有强大的集体凝聚力,我带的班有条规矩:每月的第一天,由班长宣布本月过生日的同学名单,全班同学向他们表示祝贺,让同学们体会集体的温暖。形成人人以为集体争光为荣的氛围,在大型集体活动中,如军训活动、校庆活动、校运动会中,全班同学团结友爱,取得了好成绩。

我带的班有位特殊的学生,他家里贫困,父母有残疾,后来转到了我班。我班的同学从他到来的第一天起,就热情地帮助和关心他,生活上、学习上为他排忧解难,同学们还经常轮流邀请他到自己家里玩,使他感觉到同学友谊的温暖,消除了顾虑,增添了自信。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途径、以情感人。和谐沟通,不但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化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而且还养成了“自我教育”的习惯,培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在终生教育的历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懂得了“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