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3

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常爱彬

常爱彬河北省大名县西店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思想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意识,在课堂中通过开展多样的教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从而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关键词:树立主体意识;体现主动参与性;培养分析;创新能力;提升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简单化的办法“满堂灌”、“一言堂”。这种办法使教师成了课堂教学行为的发动者和主宰者,学生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这是对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的漠视,是对课堂教学基本规律的悖逆,同时也是对学生优良个性发展的扼杀。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是去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应该是能发光的灯,而不是存储燃料的瓶罐。体现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要全方位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去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乐趣,以及践行起来的动力。否则在教育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几乎成为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知识容器”、“两脚书橱”,变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奴隶”。有鉴于此,高中政治教学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外在讲,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内在讲,指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过去课程焦点锁定在教师这个“主角”在课堂舞台的“表演技巧”,而学生只充当舞台“配角”这种局面。现在应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几年来的摸爬滚打使我在教学中深有体会,现在将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一、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但由于“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形成了一种依赖教师、迷信教材的心理。不懂得主动学习的真正含义。不能去积极的面对问题,总是被教师、教材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使自己处于主体地位呢?第一、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学生必须认识到学习要靠自己,教材只是为自己提供一个知识原型,教师只是把自己引入学习大门的向导,常言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第二、善于自我激励学习机制。学习动机概括起来有两种类型,一是外部动机,即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如表扬、分数、奖品、奖金等);二是内部动机,即学习目的是满足自己情感或智力的需求。由第一动机到第二动机,学生学习目的逐渐由外部向内部转移,逐渐由对学习结果关心向对学习过程关心的转移,个人也更加投入学习。因此,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促使自己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并从中寻得乐趣。第三、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包括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具体地说,学习的自觉性包括学生能自觉地确定教学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整理教材知识,建立认知结构,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的积极性指学生能从知识的学习中、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某种满足。思维的积极性指学生能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政治知识问题,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感性知识背后的理性知识,挖掘社会发展规律,乐于独立回答或解决问题。

二、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这并非说教师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事实上,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只是我们的部分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因此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氛围。基于学科性质特点的认识和定位,师道尊严被简化为教师面孔的冷峻,动作的单调和形象的呆板,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呢?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应该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要重课堂设计,更要重视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设计。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才会“跳一跳,摘果子”。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教人以鱼,仅供一饭;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学重要的是把学习方法和钥匙交给学生,使他们乐学并且会学。所以说,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由教师的引导才会有效。真正的教师不是把经过千年来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他们共同建筑楼房,并交给他们建筑之术。学生对了解大厦的建造过程比看大厦更感兴趣,兴趣是会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对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让他们走上讲台,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分析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掌声和表扬,让他们能有成功的体验,也让他们能得到满足,这样必然会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教师不再是所有知识的给予者,不是全知万能的专家和权威,不是唯一的单向的教学者、思考者、讲演者、训导者、选择者、行动者,不再是评分的裁判,学生也不再是被满堂灌的听众和观众,不是简单的学习者、倾听者、应声虫、跟随者和被管束者,不再是被评出等级和贴上标签的商品,教师和学生应是认知和知识获取过程的共同参与者和知识的共同收集和分享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寻找和实现自我。

三、更新观念,在思想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充当课堂的中心和主宰,学生起到“配角”作用,师生间仍是那种“授受关系”。因此,这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真正的实现多向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四、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中突出学生主体意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性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体验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将“教室”转变成“学堂”,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化,让学生达到由吃“鱼”到用“渔”,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有限的时间贯穿到具体的目标学习中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初中政治课堂中调动学生体现主体意识的参与性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1.调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就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实现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气氛,让他们知道,无论怎么回答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遭到老师的批评,鼓励他们有独到的见解或提出能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体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在和谐的气氛里,学生有参与的欲望,课堂气氛必然活跃。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培养他们自主地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教授新课时,选择学生中设计比较好的板书使用,这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自己,知道只要努力地去做,是完全能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让他知道,他是最好的,是最棒的。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当他们意识到主动地超前学习,认真地阅读课文,设计出好的板书,关心社会热点,是会得到表扬的,必然会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只有在兴趣浓厚,有强烈的热情和求知欲时,才会乐于动脑、乐于讨论和争论,乐于用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去解释和表达所学到的知识,才能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开放性问题,才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2.调动学生的参与方式。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交叉进行,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参与提出并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策略,获得情感体验,并通过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和团队中分工合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是指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思维的想象,从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形成各种能力。例如:我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3.注重学生参与的时间与广度。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至少应该在一半以上,高的可达2/3以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合作交流讨论以及完成课堂练习等。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涉及学生的人次是否广,要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4.注重学生参与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达成度如何;注重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的程度;注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情况。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达到预期目标。

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导致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因此教师要努力促使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程序和方法将成为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探索路径,逐步诱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思维习惯。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注意的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其次才注意其主体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则完全相反,把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应该首先注意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创造学习的时间和数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时间用于集体讨论,有充足时间用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或研究,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做出不同解答。2.创造学习的策略。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导思路;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教师要将机会留给学生;教师要有意识的表扬和激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总之,初中政治教学实践告诉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使“教材”变成“学材”,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进行知识的建构与生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