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数学课胡其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如何上好数学课胡其安

胡其安

胡其安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电光小学725303

在教学活动中,要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种尊重生命、体现人性的教学理念和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之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的新思想,是新课标的目的。但在数学课上,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对新课标的实质没有真正理解,有的课堂依旧沉闷、模式化;有的课表面上气氛活跃,却是在教师的预先布置下,学生机械的“满堂动”,疲于应付老师的“满堂问”。数学课还没有真正走出枯燥、呆板的阴影,这些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一、创建以学生为本的和谐课堂

数学,其知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疑难点,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思维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研究决定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的融合体。

二、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互感互动、双边活动、多边活动的过程。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互动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互动的师生关系下的课堂,就像是一个网络,学生是网络上的节点,网络上的节点都在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中生成新的认识,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这种情形下,学生的地位不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的,可交互和共享的资源,它存在于当下的教学情景和此时此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师与生都有了收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作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模仿的一方。在新课标下,师生双方始终保持平等、民主的互动关系。师与生、生与生的活动是统一在共同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知识的构建和生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获得方,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息在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不断交流,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使许多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都能获得。

三、开展务实的激励性评价

现在课堂中经常有些老师不假思索地随意表扬,如口答:

师:-17-1=?

生:-17-1=-16

师:你真会动脑筋,离正确答案只差一步之遥。

这位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有偏颇的理解。新课程强调要“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以正面教育为主”。但对学生表现的是真好还是假好,是正确还是错误,总是给予“你真棒”、“你真勇敢”,“你真聪明”等毫无针对性的评价,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正确的评判准则和标准,给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应该对学生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但我们不能从冷酷的“你答错了!”“你怎么能这样想!”到这种模糊是非准则性的激励。笔者认为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但学生错误的回答,老师应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在课堂评价这一环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应只是一味得喊好,而是要从知识生成的角度赏识学生,从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地唤醒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客观评价,才使学生能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赏识”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比冰雪还冷的惩罚不可取,一味的表扬也是不可取的。

四、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授课能力的提高和自身专业的成长的意义非常重大。以往课堂教学,强调同一性、标准化,对学生的动作与思维、教学内容与解答都要求保持一致,教学中总是力求排斥一切干扰,防止“节外生枝”。这种单一的,没有创造性的“以本为本”的教学,看不到学生的闪光点,意识不到自己心里内存的流失,凭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感觉进行自我的教育教学,反思谈何而来?但新课程标准下的知识,在于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设计很难将每节课的问题做到“丝丝入扣”地预设,学生不再按你的套路出牌,会出现很多“非预见性”的知识和智慧的生成。这种开放性的互动过程,使教师要学会感悟,而感悟必须要善于反思,要对表象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提升,挖掘本质;要敢于反思,通过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回顾和剖析,不断校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应善于反思,善于捉摸其背后的深意,在教学中反反复复地揉搓,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哲学思想的慢慢深入,日积月累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方法,上升为一种理念,获得一定的经验。教学反思可以涤荡我们的思想,能让我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熟视无睹和人云亦云的教师,是永远不会产生反思的,也是永远无法得到发展的。

总之,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任重道远,在领悟新课程真谛的前提下,一定要虚心、耐心、务实、灵活,让我们携手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