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纽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纽带

练苹

练苹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英文学校341400

从事语文教学八年了,我发现教语文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是一门非常深的艺术。一节好的语文课从头到尾都贯穿着老师与学生的不同情感,而这情感是融入文本教材的。教师的情感,犹如诗人的诗兴,犹如艺术家的强烈创作欲望。当他在课堂上点燃激情火焰时,灵感产生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就最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如何运用好情感,我想,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要做到“三爱”

一是爱教材。语文教材由文质兼美的范文组成,饱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多方面表现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辩之美、语言之美。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感情融入每一篇课文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设身处地、深切体会文章情感。

二是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把他们培育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须对他们的心灵精心雕塑。要对学生爱心一片,要为每个学生着想,要想着教好每一个学生。要想到,学生的基础、智力、环境等均有差异,这是客观现实。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关爱。另一方面,智力开发有早有晚,“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穷通各有时”,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不断给他们以温暖,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开窍,就会进步。

三是爱教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工具表情达意,其中艰辛难以言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文倾注极大的爱心,对语文教学坚持不懈地探索、追求。只有不断钻研,才会有持久的内驱力,才会真正体味到梨子的滋味。

二、要把情感合理运用到语文教材中

首先要定好情感基调。《北京的春节》,讲的是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渲染热闹喜庆团圆的祥和画面。那么,文章的情感基调是:热闹喜庆,欢欢喜喜。教师在教学时,自身的情感应该是欢喜高兴的,就像小时候过年迫不及待的样子,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是激昂愉快的。这样,学生看到老师这么高兴,自然很欢喜,何况正是他们喜欢的节日。其次要理清情感层次。古人云“情者文之径,辞者文之纬”。优秀的文章,“情”往往潜隐于“辞”中,形成一条情感发展线,体现了情感变化的层次性。《晏子使楚》一文通过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楚王由傲慢、嘲弄到尴尬,到最后不得不向晏子赔不是。教学时,唯有理清了这条情感线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晏子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第三要把准动情之点。

三、要学会营造情感氛围

1.设境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

2.以理激情。情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只有被感知过的事物,才能对这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讲清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引领学生认清事物的涵义、功用,丰富学生的认识,达到以理激情,情理交融的境界。

3.想象入情。教师引领学生感知描述性的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

4.读中悟情。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体验文中的优美滋味。5.比较体情。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明晰差别,抓住特点,较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四、要充分利用朗读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动之以情。而教师的倾情投入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与深切感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深钻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如我国的诗歌内涵非常丰富,而且形式、风格多样,学生很难一下子走进诗人的世界,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思想情怀。因此,要将诗中作者的豪情与忧愤,欢乐与哀愁呈现学生面前,就要靠教师在讲授诗歌的课堂上,运用声情并茂的情感语言,发自内心的真诚语言,向学生诠释太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放翁的爱国之情,杜牧的忧国情怀。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领悟作品中的神情理趣,优美韵味,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要善于用体态语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1.用好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传情达意除了有声语言外,主要靠眼睛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靠眼睛对听课人察言观色,以便掌握其心理活动,而且靠它表达讲授内容,教师的眼睛里要表现出教师本人对讲课内容的情绪体验,以辅助语言去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应使自己的眼神与作品思想保持同步。

2.掌握好表情。教师对自己表情的显露和运用,其重要性仅次于眼睛。讲课对表情的基本要求是:热情专注,真挚可信。所谓专注热情,是对听课者的态度而言,所谓真挚可信,是对讲课的课文内容而言,讲到高兴时,就要喜笑颜开;讲到愤怒时,就要怒容满面;讲到困难时,就要愁云密布等等。随着课文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多变的表情信息必将作用于听课者的观察器官,引起思想共鸣。

3.要做好手势。手与脑中的感觉区和语言区联系十分紧密,一个人的愉快、苦恼、疼痛,兴奋都可以用手势表达出来,手势既可以表情达意又可以摹形状物,具有很强的注意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