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分析

/ 2

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分析

陶敏贤胡霞潘迎英黄攀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目的分析现阶段中医对于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候认识,并分析其用药规律,为后期临床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检索结合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对与癌性贫血中医证候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多数学者认为癌性贫血为虚证(75.61%),其中频次最高的为脾肾两虚证(29.27%),其次则是气血两虚证(12.20%)。另外,癌性贫血中医治疗中较为常用的中药以健脾益气、补肾填髓、养血活血为主。结论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今后应着重分析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和中医证候特点,制定统一的辨证标准,形成相应的代表方药,以指导临床用药,这对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癌性贫血;中医证候;用药规律

癌性贫血又被称为肿瘤相关贫血,是由于肿瘤本身或抗肿瘤治疗而导致的一类贫血,是多发于恶性肿瘤患者群体的一种并发症。癌性贫血属于慢性病贫血的范畴,目前临床上的发生率较高,总体发生率已经超过达50%,其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肿瘤类型、分期以及化疗药物剂量、放疗强度等多种因素有关[1]。有研究证实,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男性发生贫血的比例高于女性,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此外,宋国红等学者研究发现,不同肿瘤类型的贫血发生率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且发生率会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而逐渐升高[2]。

癌性贫血会导致组织缺氧,容易引起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和食欲不振等,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针对癌性贫血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输血和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3]。但如果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会出现对rhEPO反应性差的情况,同时带来许多其他危险,如输血后的免疫抑制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增加感染风险等[4]。因此,积极探索出一套防治癌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和寻找安全可靠的药物对于提高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医疗成本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很长时间以来,有许多学者采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癌性贫血,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癌性贫血中医证治方药规律,以期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及科学性,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

采用人工检索结合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对与癌性贫血中医证候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期刊网等渠道,选择期刊全文,采用跨库高级检索,以癌性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贫血、恶性肿瘤、中药、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为检索词,按主题检索,时间设定为2005年1月至2014年4月,筛选有关文献题录数据,以此来检索出有关癌性贫血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论文。

1.2文献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

认真筛选具有中医证候研究特点或临床辨证治疗特点或专方治疗特点的文献,选择其中数据资料确切、可靠者进行统计处理。

(2)排除标准

综述类文献;动物实验研究类文献;同一研究单位资料来源相同,经分析后进行整合,删除重复内容;资料来源不明,与临床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只记录自拟方名,无具体辨证和治则的。

1.3文献分析方法

用全文内容选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每篇文章的主要证型或治法以及用药规律,兼证和辅助治法不作为重点分析。证型规范: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名称及证型辨证部分,对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型进行规范处理[5-6]。治法的证型转换:将专方治疗文献中的治法转换成与其相应的证型,如健脾补肾法转换成脾肾两虚证。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文献分析结果

共有30篇文献纳入分析。对文献中的证型及用药按出现频次进行统计描述,常见癌性贫血的中医基本证型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2.1中医证型分析

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多数学者认为癌性贫血为虚证(75.61%),其中频次最高的为脾肾两虚证(29.27%),其次则是气血两虚证(12.20%)。

3.讨论

癌性贫血又被称为肿瘤相关贫血,从名称上便不难看出癌性贫血与肿瘤的直接破坏存在关系,或者是由于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由各种药物而导致的贫血,因此造成癌性贫血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7]。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因肿瘤而导致的营养不良,例如食管癌引起的进食困难、肿瘤消耗等;②肿瘤本身导致出血,造成失血;③因放化疗而造成的骨髓功能受到抑制,导致多能干细胞及红细胞前身细胞坏死;④肿瘤相关的急慢性炎症导致贫血。传统中医学对癌性贫血的认识,认为该病与恶性肿瘤有关,是建立在正气亏损的基础上,癌毒内蕴,与痰瘀相搏结而成,故癌性贫血属于中医“虚劳”“血证”“虚损”的范畴[8]。

研究已经证实,癌性贫血的发病特点与其他原因所致贫血存在较大差异[9]。本研究检索的相关文献显示,多数学者认为癌性贫血为虚证(75.61%),其中频次最高的为脾肾两虚证(29.27%),其次则是气血两虚证(12.20%)。另外,用药规律也显示癌性贫血中医治疗中较为常用的中药以健脾益气、补肾填髓、养血活血为主。由此可见,诸多医家在对癌性贫血的辨证论治和选药组方等方面,多认为病位在脾、肾,而且更加关注“脾虚”这一要素的影响。

目前,应用中医治疗癌性贫血的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中药方剂起效较慢,且特异性不高,循证证据水平低以及作用机制不明确等[10-11]。同时,由于纳入文献中对于观察病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且根据治法进行证型的研究属于间接方法,同时又删除了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可能会对于癌性贫血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研究的全面性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今后应着重分析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和中医证候特点,制定统一的辨证标准,形成相应的代表方药,以指导临床用药,这对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陶丹,李利亚.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科技导报,2009,27(18):112-115.

[2]娄彦妮,陈信义,侯丽,等.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30(6):2066-2069.

[3]胡欣.自拟补血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777-778.

[4]张学民,钱钢,陈洁.自拟健脾补肾方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7,38(4):25-26.

[5]潘迎英.健脾益肾法治疗癌性贫血36例[J].中医研究,2009,22(3):34-36.

[6]乔小燕,杨树明,蔡焦生.圣愈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8):1423-1424.

[7]沈先东,胡顺金,任克军,等.八珍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5):401-403.

[8]陆运鑫,罗昌国,黄丁平,等.温肾健脾补血法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5-96.

[9]刘杰,侯丽,陈信义.健脾益肾颗粒治疗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学刊,2006,24(2):277-278

[10]陈文俊,原少斐,孙洪雨,等.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22(5):552-554,556.

[11]陆崇,刘魁凤,曾小烈,等.补肾健脾化瘀法增强rHuEPO治疗肿瘤化疗后贫血疗效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2):1853-1855.

作者简介:

陶敏贤(1981-),女,江苏张家港人,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肿瘤血液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