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石玉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石玉珍

石玉珍

衡水市桃城区何庄乡后马中心校石玉珍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的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学习数学的素材也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生活数学。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在《利息与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学要的储蓄方式。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教室里的板凳四条腿不牢稳了,需要修理,我就请学生帮想办法如何给板凳加固。在两凳子腿之间订一条斜板,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数学日记,调查统计自己家每月用电用水情况,让学生用自己的压岁钱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记录银行利率等,把学生的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逐步做到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他们体会一下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一下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从而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展示知识的舞台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此得到张扬,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生活”问题,让学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

总之,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了数学的素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他们创造的生活中的数学比课本中的知识更加丰富、富有创造性。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生活永远是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生活,创新就没有了生命,学习便失去了本应有的乐趣与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