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网络,激活古诗词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巧用网络,激活古诗词教学

潘美娟李淑娟

潘美娟山东省潍坊锦华学校

李淑娟山东省潍坊经济开发区双杨店初级中学

古人有云,“宁可三日无食荤,不可一日不读诗”。辉煌灿烂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词历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然而,在今天的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古诗文教学的处境却极其尴尬: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较被动,效率低下……笔者也认为,之所以出现如此窘境,学生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要使学生真实感受古诗文的魅力,确实是很难的。如今,随着网络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古诗词课堂教学已被大大激活。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来分析几点想法。

第一,声情并茂的网络录音,能够给学生以语言的美感。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一种极富情感的韵律文,每一首的朗读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读不好,则可能会把诗歌的韵味全部抹杀。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里名家的录音范读,让学生先听,从中感受诗文的意境,而后再让学生仿读,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不用老师费太多的口舌,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从中领悟了古诗的节奏及其包含的韵味。如,朗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岒∥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当学生听了范读并自己仿读之后,心中一定会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进而产生一种了解此诗内容的渴望,以及“它为什么读起来如此朗朗上口”的疑问。这时候,教师抓住时机再进行简单的背景介绍,同时讲解有关韵律知识,如:“两个”对“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对“白鹭”,名词相对;“鸣”对“上”,动词相对;“翠柳”对“青天”,名词相对……以及对仗使得韵律和谐等等,就可帮助学生体验到诗歌语言的美感,为进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络景物,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

一般情况下,经过了准确而富有节奏的朗读,学生的求知欲会进一步增强,这时,教师应将诗歌中所创设的景物点击出来,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诗中所包含的内容便一目了然。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极富哲理的古诗,要让学生一下子理解其中的诗意有一定难度,要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哲理更是难上加难。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借助网络搜索出庐山各个角度的画面,包括正面、侧面,高处、低处、近处、远处等,通过不同的图示,学生们了解了庐山的不同形状。接下来再让学生照图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变化,从中可以悟出什么道理。由诗歌的文字到图示,引导学生体味其中揭示的道理,最后点击出庐山的真实面目,学生就会幡然醒悟:世间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会呈现出不同的外形;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同;多角度的看事物才更加全面;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至此,学生对于此诗诗意的理解已是十分清楚了。

第三,情景交融的网络画面,帮助学生领悟诗情画意。

古诗词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代表了作者当时的一种心境。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高效组合,在课堂中创设出情景交融的画面,再配以相应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引入诗歌营造的氛围,可使学生融入诗情画意中。如教学《敕勒歌》一诗,如果只是用语言描绘草原如何的壮美,往往显得空泛而无味,但是先用网络媒体播放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悠扬动听的歌声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到茫茫大草原的壮丽景色中,然后再让他们朗读课文,同时播放图片,展现高耸的阴山、广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成群的牛羊,以及牧民在草原上策马扬鞭,纵横驰骋的画面,这些画面能把四句诗的意境充分表现出来。听了音乐,看了图片,学生能很快领悟到诗中自由奔放的感情和对北国草原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且油然而生投身大草原、拥抱大草原的强烈愿望。

第四,取之不尽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并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搜索、查找有关诗歌所需的资料(如背景、图片、音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电脑上进行文字、图像、动画编辑,上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展示出来,辅之讲解、分组比赛,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不但能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诗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也会使他们对古诗获得初步的感悟,探索出一些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也会借助多媒体平台,精心设计出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年龄特点,以眼、手、耳的活动为重点,言语、文字描述相辅相成,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如,在教授古诗《村居》时,先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春游,让学生充分观察大自然,然后让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最后结合学生的描述,我再用电脑将春天精心制作出来。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兴趣盎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实践证明,合理使用网络媒体能够实现古诗教学的最优化。因此笔者也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钻研、探索,驾驭它,让它真正为教学所用,发挥出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