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1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廉华

廉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13800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是教给学生技能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多读也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其重要性在古文语句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人认为:“阅读是人类最优雅的行为,也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我们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对于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而在这些能力中,“读”又成了重中之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才能“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才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才能在听、说、写等各个方面游刃有余。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主导课堂,纵使在阅读课上,教师也是掌控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活动、阅读。然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还课堂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台前走到幕后,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自己去和作者对话,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一、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于语文阅读同样如此。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著名大家曹文轩曾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无限的能量。巴金也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词语、积累语段,但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与作品中人物心灵的沟通,可以把握和领悟真善美,拓宽自己的生活面,丰富人生经验,增加艺术和人文修养,提高审美水平。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心灵是会干枯的。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成为读书人而不能成为习题人,把书还给学生,把“语文课”还给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夫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给学生一本书,然后放任自流,这样根本达不到阅读的效果。教师应该在阅读形式上多动脑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之余可以组织学生动笔写体会,开展创作活动,并进行评比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

三、比较阅读,思维迁移。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我们所阅读的也就是“弱水三千之一瓢”,学生可以以点带面,通过比较阅读和思维迁移,分析作品中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构建自己的资料库。比如同是写归客,陶渊明描写的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无奈,李白赞誉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放。同是写愁苦,李清照流露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儿女情长,李煜抒发的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恨。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更深刻地把握其中的异同。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会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苏秦苦读,“头悬梁,锥刺服”,所以能游说天下;杜甫勤读,“读书破万卷”,所以能“下笔如有神”。鲁迅连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我们可以说,历代的伟人大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己“读”出来的。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学生,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当然,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教师应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有的放矢、适时点拨。教师的点拨应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之后,针对阅读中的共性问题“精”讲,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此时学生带着自学的疑问,带着倾听教师讲解的渴望,教师的讲解于学生能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老师要点拨得精彩、点拨得生动、点拨得精当、点拨得明白、点拨得科学、含英咀华。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